天天看点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作者:全球网络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陈相屯地名碑

地名来历。据《苏家屯区志》记载,陈相屯,原为千户所,清顺治年间,有陈氏移民在此建村,称陈千户屯。1911年在此建陈相屯火车站,村名随之改称为陈相屯。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沈阳县分区地图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1910年承德县舆图中陈千户屯还籍籍无名

另据《区志》记载,陈相屯1651年(清顺治八年)移民在此建村,因陈姓人多势大,最初用陈字立首,借用官职千户之名置于姓氏后,名陈千户屯。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此设立火车站,名陈相屯站,地名也随之改为陈相屯。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陈相街道卫星地图

基本情况。陈相街道位于苏家屯区东南部。面积78.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017人(2010年)。东与姚千户电镇相接,东北与佟沟乡相连,西北临沙河乡,西南临大沟乡,南与辽阳市一山之隔,北与浑南区接壤,北沙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镇境。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办事处驻大陈相屯村。地处平原与丘陵交接地,地势南高北低。北沙河、黑柳河、沈丹铁路、107省道过境。

历史沿革。陈相屯镇民国初期为沈阳县南路分区所辖,1919年(民国8年)改南路分区为沈阳县警察第二区。

1930年12月,改四个警察区为9个行政区,柳匠屯为第三区,陈相屯属三区所辖。

1945年,在陈相屯建立人民政权陈相屯分区,隶属柳匠屯总区(二总区)。

1948年11月2日,在陈相屯建置陈相屯区政府和分区政府,隶属沈阳市郊办事处和苏家屯中心区政府、沈阳县政府。

1958年在陈相屯建立人民公社,隶属苏家电区人民政府。

1983年3月,陈相屯人民公社更名为陈相屯乡。

1984年建陈相屯镇。

1996年,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小陈相屯、大陈相屯、朱庄子、桃木屯、沙河屯、柳匠屯、胡老屯、丰收、蛇山子、瓦堡子、东河山沟、西河山沟、李英守屯、大英守屯、东英屯、黑牛屯16个行政村。

2010年撤陈相屯镇,改设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陈相·白清寨·十里河出土文物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塔山塔

文物古迹。塔山山城塔,也称陈相屯辽塔,或称集州塔,位于沈阳苏家屯区陈相屯以东的塔山上,坐落在山城址后山顶,塔山一名即得之于此。1953年捐赠给省博物馆的辽沈州卓望山无垢净光塔石函即是该塔地宫所出。石函上面刻有:“南赡部州大契丹国辽东沈州南,卓望山上造无垢净光塔一所,奉为太后仁圣昭孝皇帝皇后亲王公主万岁千秋,文武百僚恒居禄位,维重熙十四年岁次乙酉癸丑朔丁时葬十月一日,佛舍利讫头陀僧去仙”等文字,其中卓望山就是指塔山,无垢净光塔就是指山上的那座辽塔。

据此可知,该塔原名无垢净光塔,建于沈州城南卓望山上,建筑年代为辽重熙十四年(1045年)。塔毁于1946年。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塔山山城址

塔山山城址。此城址高据山顶,南临北沙河,形势相当险要。山城四周城墙用土沿山脊筑成,周长约1000余米,东低西高,呈簸箕形。城东南设有城门,现为一豁口,也是城内涧水外泄的出口。历经千余年,土筑城壁遗迹至今尚存,保存较好的一段为东南角,残存高1米、基础宽约3米,由山城的最下面到城的最高处约50米。城址内到处可见红褐色和灰色绳纹、布纹砖瓦及莲纹瓦当,是典型的高句丽遗物。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塔山安宁寺

明代曾在城内建安宁寺,久已不存。现仅留下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及民国十八年的3块石碑。城址后山顶上原有六角七层砖塔一座,早年已倒毁,故此才有塔山之名。

据历史和考古学家考察论定,塔山山城就是高句丽占有辽东时的盖牟城。塔山山城1985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奉集堡城址。陈相屯镇奉集堡村内有奉集堡城址,城墙已坍,仅有小部分直立,城址为方形,边长约500米,四角有角台,城墙外侧有马面,每面中间辟有城门,外有护城河。《盛京通志》载:古奉集县,今城东南四十五里,有土城,周围四里,名奉集堡,即其地也。由此看来,此地当为辽代的集州并倚郭奉集县。由于此州隶属于东京辽宁沈阳集州辽塔道,属于较小州,故在金代废州为县。由于其地位于东京辽宁沈阳集州辽塔和沈州之间,规模较小。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沈阳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主席团

陈相屯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沈阳市东南郊分委会和沈阳市民主联合政府驻地。

苏家屯区陈相屯镇中心小学,建于1908年,校名初为沈阳县南路区立大陈千户初等小学堂,约有30名学生,1名教员。后来校名先后改为沈阳县南路四乡区立大陈千户屯国民学校、沈阳县第三区村立第二十一小学校、沈阳县尚礼村立陈相屯初级小学校、沈阳县尚礼村国民学校。1949年3月,校名为沈阳市南郊区陈相屯完全小学。1958年起,陈相公社中心小学设于该校。进入七十年代,由于沈阳市第二钢厂建于陈相地区,学生逐年增加。1985年10月,有22个教学班,979名学生,45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41名,中师、高中毕业的占92%。

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红旗学校,校长张继成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

沈阳市第六十七中学。沈阳市第六十七中学是1957年9月在陈相公社柳匠屯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基础上独立设校的,当时校名为沈阳县第十七初级中学,校址在柳匠屯村。1960年改为现名。

1970年迁至陈相屯,原校址改为分校;同年,原陈相公社黑牛屯中学迁至大英守屯,也划为六十七中分校。

学校初建时,仅有4个初中班,1985年10月,主分校共有33个教学班(高中10个、职业高中2个、初中21个),在校生1809名,教职工123名,其中专任教师97名,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28%。

长跑是六十七中学的传统运动项目。1980年从该校选调到辽宁田径队的朱英勇是马拉松运动健将,曾三次出国参加比赛,1986年参加全国春季马拉松比赛获银牌。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9年由陈相中心小学和沈阳市第六十七中学合并而成,学校占地面积577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1792平方米。

以下为陈相镇街景。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地名档案 | 苏家屯区陈相街道

篇图文由瑞雪烹梅原创出品,仅供今日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及媒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文字 | 陈鑫

素材 | 李学增老师

图片 | 李学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