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电动车自燃事件频频发生,大家都聚焦在了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上,如今,随着新能源车型越来越普及,大家对电池的安全技术问题的关注度更是提升了不少。从目前的市场中来看,也有不少车企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电池安全技术,比如最近长城汽车就官宣了自家的大禹电池技术永不起火、永不爆炸。

今年6月份,长城汽车对外正式发布了大禹电池,9月份对外首次解读了该电池技术,其利用了隔热、灭火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失控能量经过处理,以烟雾的形式快速降温排除,温度低于100℃,以此来保证“永不起火,永不爆炸”。
当然,长城汽车也对大禹电池进行了测试,只是没有选择最严苛的针刺试验,而是选择了同样符合国家规定的加热方式进行热失控触发。
从此前的测试来看,长城汽车是将位于中心位置的双电芯加热到热失控状态,测试中连续发生3次多个电芯发生热失控,温度最高达到了1037℃,整个电池包没有起火和爆炸。也充分证明了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安全性。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起火电池问题是一大诱因,若是大禹电池真如长城汽车所宣布的永不起火、永不爆炸,那也算得上是国产品牌在发展新能源领域这条路上的一次飞跃式的进步。
当然,除了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让人惊喜之外,还有比亚迪汽车的刀片电池以及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
这其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在今年的3月份发布,在几家国产品牌中最早进入市场的电池技术,它通过了行业内公认的对电池电芯安全性最为严苛的检测手段—— “针刺穿透测试”,做到了在穿透后无明火,甚至无烟雾,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仍处于可流动的液体状态。
可以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彻底地摆脱了传统动力电池可能会发生的“热失控”的噩梦。目前,刀片电池已经大规模地应用在了比亚迪旗下的车型上,深受消费者的认可。
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同样是接受过针刺实验,实验结果为:整包被刺后,最高温度仅为51.1摄氏度,静止48小时后,单体电压降至0伏,温度降为室温,且无冒烟、无起火和爆炸现象,电池包状态稳定。打开电池系统外壳,内部结构完好。
可以说,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同样是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的新高度。如今,搭载弹匣电池的aion y在市场中有着相当出色的市场表现,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aion y的单车订单量就突破了一万辆,稳居细分市场销冠,足以反映出其在市场中的认可度。
写在最后
如今来看,无论是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还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抑或是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都已经解决了电池包起火和爆炸的问题,并且都通过了极为严苛的测试,这足以说明在电池的安全领域,咱们国产品牌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未来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它们都将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