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街边小草之愤争街边小草之愤争

天命之年,始想“顺天养命”。晚饭之余,有了环步之习。一而,顺顺气力。再而,延延寿时。

暮时,寒风凛冽。盼余生可多些时日爱爱孩子,照旧顶风例行。强顺身“机”,磨砺意志!

街边小草之愤争街边小草之愤争

环步路线,气象局起,随心而向。甲秀楼为景,南明河侧道为途,终回气象局。

冻雨零落,路道滑湿,三两行人,缓步侧身。路隅,立着三女二男,正围谩一小小男儿。与五个萧杀的成人相较,小男儿确实够小。双方对视,只是单凭气势,似乎双方也相差不了许多。

男儿与我自家孩儿同般大小,故多了好奇,涨了关心。驻足片刻,三个女人没停的数落着男孩儿。两个男人负手怒视,倒也少语。小男儿却一脸倔强,怀抱书包,直视对手,临辱不惧。

街边小草之愤争街边小草之愤争

老子道德经

三个女人,听来似是小男儿姨妈姑妈之类。两个男人,一个似是男儿后父,一个似是男儿亲伯父。所以顶风冒冻,“苦口婆心”谩责小男儿。原是小男儿在晚托班顽劣,打扫卫生时,用扫把舞弄,伤到了同学眼睛。事情应该不是太大,大人只是逼迫那孩儿认错服软。同时,极力想让孩儿知道,要花钱给受伤同学看病检查。似乎,需要花钱才是重点。只是,那小小男儿哪来可花之钱。于是,提到钱,那孩儿即是满面的不屑,视钱财如粪土般的冷然。小小孩儿,哪懂得钱财的难得,和他根本是谈不上啊。

隐约知道了事情原委,既然是人家家事,旁人自是不便围观。离到自以为合理的距离,远远看着“热闹”。只为关系那倔强的孩儿,预感他会因抗争而挨揍。留下来看,只为想在关键时候,喝止一下可能恼羞成怒而出手的大人。

街边小草之愤争街边小草之愤争

果然,随着孩儿“我没错,我不是有意的!”“你不是我爸爸,你管不着我”……反抗之声刚起,大伯一脚踢上去,“非亲父”几掌打在脸上……“我就是没错,我不要你们管”,孩儿撕心裂肺的叫起来,三个女人亦开始了无羞耻的谩骂。刚想上前,一个教师模样的女子抢先“战”了出来,“你们不能这样教育孩子,更不能这样打他”。看来,女人该是孩儿的晚托班老师。三女两男收敛下来,一直倔强无泪的孩儿亦双眼噙了泪,望着老师。

老师出面,大人安默下来,孩子亦不再言语。想来,事情该是可以妥善了。别人家事,与我何干,没了热闹,也该安心走了。

热闹看过三五日,惦着那倔强小男儿。面对五个凶神,依然不知悔改。佩服其勇敢,亦悲悯其“不知”。孩儿之意识,不知不罪,扫帚刮眼,无心之过,大人不该迫己认错,更不该提到钱。难道自己还比不过那俩钱吗?大人之意识,小孩犯错,即该惩戒,有心无心都是错,况乎还要赔上钱财。两厢比对,似乎皆为不错。

街边小草之愤争街边小草之愤争

孩儿戏水

以吾当年孩儿之心,度当时小男儿之意。错即错,本是无心之错,不可与钱财关联,更不可极尽羞辱。男儿虽小,亦也是男儿,就算破了点财,不外乎就是点财。何况,一个后父,四个亲属,爱管不管。有话好好说,亦会服了管教。大人之意,平时管你好吃好喝,极尽侍候。惹是生非还不听“教导”,打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不给吃不给钱,拿你有的是办法。

大人有恃不恐,男孩儿不知不畏。男孩儿该是不知,至亲与亲属之别。与大人抗争,唯一可以有的仗恃,是亲生父母的爱。而他那时没有,却还作着不知不畏的辩驳与反抗。大人却仗恃钱财之利,有身高马大之优。小小孩儿都收拾不了,恼羞成怒自是当然。孩儿之抗争自是无谓,结果亦当是了然。

街边小草之愤争街边小草之愤争

甲秀楼

一桩小小孩儿的小小事件,就如同那倔强孩儿一般的小。本不该,大街之上,拳脚相加,极尽谩责。想来,该归于孩儿性真,成人蛮狠。那男孩儿的倔强该也不是天就的。该是野草般,经多风吹雨打,却是练得顽强桀骜。用自己的不知无畏,抗争着大人们的无知蛮横。谁又敢说,年幼无知,谁又不敢说,老来骄横。

男孩儿,寒风中扑红的脸蛋,噙泪的双眼,桀骜的头颅,疯狂的尖叫……他只是想表达他的委屈、他的不满。而我,旁观了他的不驯,想对他表达点什么,却终于难以明言……

事过几日,依然记惦那小小的脸蛋。希望他长大后能够知晓:凡事,角度不同,对错亦不定!站在彼此的角度,静一静,想一想。是非亦或非是!那几个小男儿的亲属,更应当知晓这浅显的道理。

不求对错 只求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