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侦探?|戏说《谋杀启事》

作者:光束戏剧

人们对于“侦探”这样的角色总有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狂热,除了剧情本身带来的刺激感与神秘感,实际上也寄托着世人对于“公义”的追求。侦探往往除了解决谜团,还承担起了揭露罪恶,惩恶扬善,使罪犯得以浮出水面被绳之以法的任务。

成为经典甚至时至今日依然创造出了一系列大ip的悬疑小说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不该被忘记,哪怕是刚入门的侦探小说粉也能够至少说出她的一部作品。

进场之前我暗自庆幸没有事先看过原作,使得我能完全以一个“零剧透”的身份和台上的角色一起共喜悲,同惊惧。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侦探?|戏说《谋杀启事》

一个宁静的村庄,一段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一屋子脾气各异的住客,一份消磨时间的报纸,一封莫名其妙的启事,一个跌宕起伏的周末,一段扑朔迷离的谋杀。剧情延续了阿加莎一如既往的反转、反转再反转。从初看谁都像凶手,谁都有嫌疑,到最后的十分钟,我才隐隐约约有了对于“真正的凶手”的感知。

这是推理题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无数次以为自己接近真相的时刻,都会有某一个疑点使得你推翻之前的推论,但当所有看似多余出来的线索重新整合串联,真相也就即将浮出水面。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侦探?|戏说《谋杀启事》

演员的台词和演绎有一种翻译腔感,我是相当喜欢这种翻译腔的,所以对于演员的情绪渲染也比较满意,然而中间插入的一些刻意的黑暗和尖叫尽管达到了“惊吓”的效果却显得稍稍有些突兀,当然我想这也一定程度上囿于话剧舞台的空间限制,在悬疑及诡谲的气氛营造方面,希望能够大胆突破舞台的束缚。

为了大家的观剧体验,我也不好做过多剧透,故事最后阐述的实际上是那个老生常谈却从不过时的问题——“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戏中每一个“为恶”的人似乎都遭受过生活的所谓“不公”,然而这种不公(亦或是挫折),是否能够成为他们作恶,甚至是被原谅的理由?

以现代法律精神来说,自然不能,为恶就是为恶,纵然是过失也需要负法律责任,但反观今时今日也依然存在太多遭受了生活的苦难或是不公走上犯罪之路的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也应该让我们去反思,我们该构建什么样的社会,构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侦探?|戏说《谋杀启事》

人世间的恶犹如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来阻止这颗雪球的反作用力也越来越大,从宗教,到道德律,到成文法,再到如今愈发完善的法律体系——而艺术作品中的大侦探们,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最强的反作用力之一。

戏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呼喊上帝,上帝离我们如此遥远,苦难却如此清晰。

可是上帝不说话,上帝给世界这个钟上了发条,命运却在我们自己手中,救赎也在我们自己手中。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侦探?|戏说《谋杀启事》

光束戏剧 终南

我们是繁扰世事中的文化传播者,我们每天都在生产精彩图文和视频。欢迎订阅我们,给您的心灵一个温暖安心的避风港。

我们是“光束戏剧”,感谢您的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