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豆瓣日记: 十七世纪男士秃顶指南

<b>本文来自豆瓣网友: 豆瓣·書</b>

<b>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豆瓣”,回复“今晚我有空”,看看大家晚上都在看什么。</b>

现今男士不会知道,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秃顶和假发都是一件尊贵的事情。

眼前这位男士名叫芒萨尔,画家不是随随便便把凡尔赛宫画在他后面的,就是他一手打造了凡尔赛宫最著名的镜廊,在十七世纪,他可是法国首席建筑家,路易十四身边的红人。

豆瓣日记: 十七世纪男士秃顶指南

《芒萨尔肖像》 亚森特·里戈 1685年

这幅画和这位红人一起,名垂青史,挂在卢浮宫供人瞻仰。但总有人看画看出了问题,比如说,这位的发量为什么这么多,这么黑,又这么蓬松,就像是假的?

当然就是假的啊。

假发这件事,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宫廷,不是你想戴就能戴的,必须得是身份的象征。因为最初把假发这件事引入宫廷的,先是路易十三,然后是路易十四,属于帝王审美。那么帝王为什么要戴假发呢?有种说法是,路易十四他年纪轻轻就就秃了。于是他雇了40个私人工匠,专门为自己制作假发。

豆瓣日记: 十七世纪男士秃顶指南

摆着相同pose的路易十三与路易十四父子

戴假发这件事,其实是从路易十三开始的,但由于他没有把假发戴出雍容华贵之感,真正引导了假发潮流的还是路易十四。因为路易十四的模特效果出众,法国宫廷其他成员竞相效法。

理由当然有很多啦,有的是为了跟帝王审美看齐,有的是为了谄媚特权阶级,有的是觉得打理真正的头发麻烦(毕竟假发可以完全交给佣人打理),还有的是为了遮盖梅毒疮……。但总之,一时间,法国宫廷贵族,人人顶一座毛茸茸乱蓬蓬的假发山,否则就像出门不背名牌包一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既然是贵族风尚,戴假发自然也有讲究,只有有钱的贵族才能用真人的头发制作假发,没钱的贵族要赶时髦,只能买廉价的用羊毛或者马毛制成的假发。

而且有了这样一顶假发山在头上,其他地方就得光溜。因此戴假发的时候,不仅得不留胡子,把脸刮的十分干净,而且还要往脸上抹腮红。

因此十七世纪法国宫廷贵族一聚众出场,满屋子都是一堆毛茸茸脸上红扑扑的盛世气象。

豆瓣日记: 十七世纪男士秃顶指南

相互致意的两位国王

如果一位秃顶男士生活在十七世纪,他完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能赶上时髦。因为这些戴假发的贵族们为了戴假发方便舒服,即使不秃,也是剃了光头。但是光头夜里会冷啊,于是他们又发明了“夜帽”。

那么开头提到的,看画时候关注假发,并且还顺带研究了十七世纪宫廷流行风尚的“有人”是谁?她就是日本现在最流行的艺术作者中野京子,一个专门能在名画中看出乐趣的怪咖。事实上,她不仅看画时候看出了假发,还关注了名画里那些花花公子的胡子,两英尺长的男士高跟鞋,还有各种奇怪好玩的审美趣味。

以上所有关于假发的信息,都出自于中野京子看了30多幅油画后,写的一本新书《画框里的男人装》。它不可能和任何一本你见过的艺术欣赏指南一样。

豆瓣日记: 十七世纪男士秃顶指南

毕竟美术馆的油画里,也是几百年前的活色生香,光只是走马观花顶礼膜拜,不是可惜了这么多的好玩的八卦?

<b>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豆瓣”,回复“每周荐书”,获得每周推荐好书。</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