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字方回,北宋词人。宋太祖孝惠皇后的族孙,据他自己讲呢,他是四明狂客贺知章的后裔。
贺铸是个奇人,很多事物的对立面都能够和谐完美的在他身上体现。贺铸长的很丑,大高个大黑脸还斗鸡眼,可是写出来的诗词文章却雍容华丽,婉约精致。代表作《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风靡一时,时人还送了个“贺梅子”的诨名给他。偏偏他又慷慨豪迈,凌厉奇崛。一首《六州歌头》尽诉少年豪侠雄迈,“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一句“做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豪迈不输李太白。
贺铸生活的北宋时期,朝廷特别的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很低下,而读书人却被整个社会推崇,宋真宗赵恒还写过劝学诗,直言书中自有黄金屋,鼓励男儿勤读诗书。

所有人都在读书,盼着金榜唱名。偏贺铸与众不同。他从少年时起志向就是戍边卫国,保境安民。十几岁就跑到京城当了看兵器库的大兵。可惜他那个时代武人注定是不得重用的。更无奈的是,后来他在苏轼的举荐下转成文职,可还是郁郁不得志,早早的就告老还乡了,那一年,贺铸才58岁。
官场失意和贺铸本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不会看人脸色,也不屑于奉承人。“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纵然悲哀,可是高洁之士怎可媚俗?
贺铸的发妻赵氏是宗室女,出身高贵却不矜傲。温柔贤惠,勤俭持家。贺铸在词中以“玉芙蓉”称之,可见赵夫人必定是极美的,这也很直白的体现了贺铸对夫人的喜爱。贺铸大半生都是在外地做些小官,两人聚少离多,生活也很清苦,赵夫人却从不抱怨。
后来,两个人终于生活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造化弄人,仅仅两年,赵夫人病了一场就去了。从此后,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贺铸辞官回到苏州,在妻子的坟前写下了《半死桐》,情真意切,声声泣血,字字如诉。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我再次来到苏州,万事都变了。曾经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归呢。我现在就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一样半死不活,又像是失去伴侣的鸳鸯一样孤独疲倦。原野上,昨夜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在我们以前的住所和你的坟前流连。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窗外的雨声,又有谁会像你一样为我深夜挑灯补衣服呢?
贺铸这首词一改往日的浓艳华丽,没有高雅的辞藻堆叠,全文纯真朴实,平凡中真情流露,哀鸣无声里一往情深。
呜呜呜,哭死人了。相信赵夫人在天有灵,也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的,他是真的爱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