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1946年12月24日,美国大兵在北平大街上公然强奸北大女生沈崇,在全国激起轩然大波。北平地下党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巧妙地利用几家在全国有影响的民营报纸率先揭露事件真相,矛头直指美军暴行。“沈崇事件”一经披露立即令全国民众舆论大哗。本来抗战时期美军来华抗战,成为中国的同盟军,受到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支持欢迎;但是战争结束后美军不仅没有撤离,反而在中国到处扩大军事基地,试图将驻军长期化永久化。美国大兵军纪败坏胡作非为,迅速演变为社会一大公害。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二战美国大兵

据南京政府社会福利部不完全统计,自抗战胜利的1945年9月到次年7月的短短十个月内,美军在中国各地犯下的抢劫、群殴、欺诈、强奸罪行多达上万起,中国民众死伤者达一千五百多人,受侵犯女性难以计数。另据上海社会局统计,仅从1945年9月至12月的不到4个月时间内,发生驻沪美军吉普车伤人事件495起,伤336人,死18人。所有案件最终都是一个结果,美军罪犯受到“治外法权(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也称治外法权。根据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对处于缔约他方领土内的本国国民适用本国的法律,行使本国司法管辖权,其国民不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法院管辖)”保护免予起诉,中国法律和受害人难以追究其罪行。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民国学生

1947年元旦上午9点半,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以及南京党政军要员在南京中山陵举行祭奠活动后打道回府,车队继续行进期间,一群南京游行学生竟然冲破军警阻拦包围了车队。这次请愿学生给蒋介石出的难题是,“坚决严惩强奸北大女生的罪犯”“美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去!”荷枪实弹的警卫如临大敌,欲用武力驱散学生,被蒋介石制止了。蒋介石信誓旦旦地告诫大学生们,政府一定会严惩罪犯,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蒋介石当场指示外交部长王世杰,以外交部名义同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进行严正交涉,要求美军交出凶手进行公开严惩。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蒋介石夫妇

乔治·卡特里特·马歇尔,美国政治家,五星上将,二战时期美军总参谋长,罗斯福总统的战略顾问,与艾森豪威尔将军、蒙哥马利元帅并称“盟军三巨头”。马歇尔曾被《时代》周刊选为1943年度“新闻人物”,当时该周刊载文热情赞扬他为“祖国的托管者”“不可或缺的人”。他的赫赫战功令其成为二战时期全球军界最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生于1880年12月31日的马歇尔从小就是个调皮蛋,1897年考入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后,一直在部队服役。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马歇尔被提升为上尉。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1945年,戴高乐与马歇尔握手

1938年夏,马歇尔被任命为陆军部副部长。1939年9月1日这天下午,马歇尔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这天正好是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之时。马歇尔力排众议从罗斯福总统那里争得9亿美元拨款,组建了一支28万人的陆军和25万经过重新装备的国民警卫队。在马歇尔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美国启动了空前强大的战争机器,把美军建成一支所向披靡的机械化大军,军队员额最高时达800多万人,成千上万的飞机、坦克、武器等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盟国军队。马歇尔对战争的胜利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加入反法西斯阵营。在法国西海岸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尽快打败法西斯德国,是马歇尔的一大宿愿。直到德黑兰会议,马歇尔的计划得到了美苏中等国支持,加上在马歇尔的组织下,这时英伦三岛已囤积了大批待命渡海的美军士兵,英国只好表示同意。马歇尔有理由相信,一旦盟军向盘踞欧洲的纳粹军队发动进攻,他将担任最高统帅。美英军政界和同盟国首脑们也一致同意他担任这一职务。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此刻,美国军队同时活跃于全球六大战场,马歇尔坐镇华盛顿,运筹帷幄,应付裕如。正因如此,潘兴将军写信给总统,明确表示“任何其他人担任参谋长都无法同他相比。”罗斯福这时也在犹豫之中,他确实舍不得马歇尔离开他前往欧洲战场。另一方面,马歇尔推荐艾森豪威尔接任参谋长职务,但后者表示对那个复杂的“摊子”不感兴趣,宁可留在欧洲,率领一个集团军在马歇尔麾下作战。罗斯福将球踢给了马歇尔,让他自己做出选择。马歇尔默默地放弃了永载战史的机会,将最高统帅的位置让给了艾森豪威尔。马歇尔终身追求的梦想就此搁浅,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马歇尔的痛苦其实也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已经达到别人无可替代的地步,也不是件好事。正如许多单位的笔杆子始终得不到提拔一样,因为领导往往会担心,他走了谁来给我写材料呢?他从未向谁表露过自己的感受,但却与总统不辞而别,突然作了环球考察。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1945年12月,马歇尔将军检阅部队

1944年12月由于马歇尔功勋卓著,被晋升为五星上将,此前,他谢绝了当1944年总统候选人,又谢绝了众议院要授予他美国陆军前所未有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他谦逊的品质赢得了同盟国军民的普遍好评。1945年夏天大战结束后,丘吉尔写信给马歇尔,盛赞他为“胜利的组织者”。日本投降后,马歇尔断然决定辞去参谋长的职务,将胜利的荣耀留给了别人,让麦克阿瑟作为盟军代表接受日本投降,让艾森豪威尔接替他担任总参谋长,自己则准备归隐。追溯马歇尔在二战中的功绩,杜鲁门盛赞道:“数百万人为国家贡献了卓越的服务。马歇尔五星上将则为国家贡献了胜利。”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北京钟鼓楼

二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12月,杜鲁门总统就迫不及待地委派马歇尔将军出使中国,担任“美国总统特使”和“和平使团”团长,足以说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局势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马歇尔将军不仅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制订者,同时还是一名难得的“中国通”,他早年出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同孙中山先生和宋氏姐妹建立过私人交情。马歇尔来华之前态度较为乐观,因为国共两党在举世关注的“重庆谈判”期间已经达成关于成立联合政府的若干政治协议。

毫无疑问,无论国共哪一方单独掌权都不是美国人所希望看到的结局,美国政府为中国设计的政治体制是“多党制”,即国共相互依存互相牵制,这样才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体现出世界范围内的“美国意志”。但事实证明,马歇尔将军错了,国共虽然两度合作,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很深的芥蒂。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中国工人运动

俗话说,一山怎可容二虎,何况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理念完全不一样,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什么为失败,就是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工运、农运触犯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而这是国民党政权不能容忍的。两党之间明争暗斗,抗战胜利后就面临着摊牌的问题,所谓的重庆谈判也不过是蒋介石在拖延时间而已。对此,中共当然心知肚明,因此也在积极备战。唯一蒙在鼓里的就是美国人,特别是马歇尔将军,还以为中国能够按照他所设计的和平路线图来行事,真是太天真了。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重庆谈判

如今,“沈崇事件”就是一个导火索,直接宣告了美国人调停的失败。当浩浩荡荡的示威队伍包围北平美军司令部的时候,马歇尔将军问:“中国警察哪里去了?为什么不来制止?”参谋军官报告说,已经告知市政当局,但是他们没有明确态度。马歇尔脸色阴沉下来,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曾几何时,抗战时期的美军还是最受中国人民欢迎的国际盟友,开着吉普车的美国大兵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见中国人民的热情笑脸,中国青年狂热崇拜美国,把他们当作是大救星。然而抗战胜利仅仅一年,“中美蜜月”就走到尽头,美国大兵变成过街老鼠,遭到民众如此强烈憎恨和反对,是中国人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还是美国人殖民主义政策的本质原形毕露?相信马歇尔一时也搞不清楚。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美国大兵

1947年元旦刚过,蒋介石单独会见了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与其进行长时间秘密会谈。根据后来披露的文件,他们会谈的核心内容是南京政府要不要继续“剿共”。“剿共”,当然就意味着重庆谈判成果沦为泡影,马歇尔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此时手握400万大军雄心勃勃的蒋介石早已不是抗战时期对美国人唯命是从的那个蒋委员长,他早已羽翼丰满,并在国际舞台上与美、英、苏首脑并称“国际四巨头”。他断然地回答美国特使:30年代江西剿共,那时候并没有你们的援助,可是我们还是达到目的。剿共是中国内部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这次会见不欢而散。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红军长征

就在蒋介石会见美国总统特使一周之后,白宫发言人正式宣布了马歇尔将军离任回国的消息,同时宣布撤回和平使团和减少美国驻军。历史无情地嘲弄了美国外交家。南京政府为美国特使奉召回国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送仪式,蒋介石亲自授予马歇尔将军一枚国际勋章,以表彰他为中国的和平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不过,虽然马歇尔在中国灰溜溜地离开了,但是他提出的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却得以开花结果。1948年4月,美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经杜鲁门总统签署后,这一被人们通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法律开始实施。

美国名将马歇尔黯然离开中国,源于其所设国共和平路线图水土不服

马歇尔将军

从1948年到1951年,美共向英、法、西德、意大利等17个欧洲国家提供130多亿美元的援助,约占美国年财政预算的13%。这些援助主要用于西欧各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马歇尔计划”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外交行动和最大的对外援助行动,也成为马歇尔本人的最成功之作。1953年,马歇尔因推行“欧洲复兴计划”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59年10月16日,马歇尔在沃尔特·里德医院的病床上悄然去世,享年73岁。(彭忠富/整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