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一群身穿黄马甲的铁路线路工正在衡阳站北场1034号道岔进行维修作业。忙碌的人群中有一位26岁、手拿道尺的汉子,正与职工一道对线路“把脉问诊”,精确查找道岔“十大病害”,为春运安全扫清障碍。
这位汉子就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生产一线优秀大学生”、衡阳工务段北场维修工区副工长邹征博,被工友们称为把脉问诊线路病害、守护春运平安的“90后金牌专家”。
攻坚克难,学无止境
拥有86年历史的衡阳火车站,是衡阳人交通出行的重要换乘点,也是长沙、郴州、怀化、永州等方向客货运列车的汇集点,大密度列车通行等因素造成线路钢轨出现伤损、高低、三角坑等病害,给衡阳站南场和北场两个维修工区的设备养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图为邹征博在使用手持打磨机打磨钢轨
2019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大学生轮岗锻炼,邹征博被任命为北场维修工区副工长。“第一次感受到身上有担子、有责任”,至今他都记得刚刚接受任命时的忐忑和喜悦。虽然有大学理论知识的支撑和前期积累的实作经验,慌乱的内心依然充斥在他之后的岁月。“衡阳站场设备病害较为集中,养护难度大,并且天窗点少、短。”工长肖隆庆说,衡阳站有道岔224组,站线37.74km、段管线19.50km、岔线2.03km、特用线0.31km,设备情况复杂。这对新上任的年轻工班长来说,是有挑战的。的确,如何能够快速胜任工班长岗位,是摆在这位90后小伙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不懂就问,不耻下问成了他汲取专业知识的快捷途径。有一次在处理衡阳站2051/2057交分道岔水平超限问题时,工长并没有直接采用捣固方式处理病害,而是先安排计划更换道岔铁垫板,再进行改道,最后进行人工捣固。“进行单一的捣固也可以解决现场的高低问题呀,为什么还要费劲周折的更换道岔铁垫板和改道呢?”这个问题困扰着邹征博,于是他开口向工长肖隆庆请教。“简单的捣固的确可以暂时解决交分道岔水平病害问题,但过不了多久,病害就会重复发生。你看这些道岔铁垫板,有的生锈了、有的大胶垫压溃了,道岔尖轨还不密贴,容易造成水加、垂加超限问题,要综合进行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工长肖隆庆认真的向这位学徒工班长解释其中的缘由。经过这次作业处理,2051/2057交分道岔轨道状态的确有了极大提升,多次轨检车动态检查均无Ⅱ级及以上超限病害。
向工长请教,向老师傅讨教,向书本求教,肯学、肯问、肯刨根问底,邹征博的业务水平在半年时间内有了质的提高。
2020年10月13日00时19分,正在熟睡的邹征博突然接到车间干部电话:“衡阳站北场1076号道岔尖轨不密贴,影响调车作业,请安排人员到现场检查处置。”接到车间通知后,他立刻安排驻站联络员上信号楼,同时喊上2名作业人员和1名防护员带上工具赶到现场。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带领作业人员处理应急问题。尽管工长肖隆庆已多次教过他在不同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注意事项,但稚嫩的脸庞依然略显茫然。深深的吸一口气后,他迅速投入工作中,先全面检查设备找出病害,再重点分析病害原因,然后提出整治措施。量轨距、松扣件、放压机、拨道、改道,作业人员动作迅速,很快便将问题解决,作业质量达到放行列车条件。
图为邹征博在检查线路水平高低情况
应急处置是铁路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必须面对的家常便饭,对作业人员尤其是工班长提出更高要求,他们需要有扎实业务基础和实作能力,就向医生一样快速为设备病害诊断开药,保持线路畅通。仅1年多的时间,这位年轻的工班长就独立参与处置应急事件35起,处置特高级、高级病害148处,中低级病害1673处,期间无任何违章行为,作业质量均达到保养或验收标准。2020年6月,一体化验收中,北场维修工区被评为自控型班组。
身先士卒,步步为营
“苦、累、脏”是人们对工务专业生产一线的普遍印象,“要想在生产一线有所作为,首先你必须爱上它!”邹征博感慨的说道。他清晰的记得2020年11月,在更换衡阳站北场1032号道岔木岔枕时,由于未掌握进枕木的方法,用力不当造成右手骨折、浮肿,连续打针吃药一个多月。他想过放弃,想过逃离,想过这些笨重的铁器家伙不适合他。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干好这个班组长。
“我们每天平均干3个天窗点,早上不到7点就出去,中午将近12点才回来,晚上17点还要出去,20点左右回到工区”,职工王成伍说,作业回来后,身上脏、身子累、躺在床上就想睡,而我们的邹班长每天下午还得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运用生产管理系统编辑次日的作业计划,真的很辛苦。
图为邹征博运用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申报次日作业计划
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作业计划管理、病害状态分析、8m监控监测等项目处置的重要载体,是一项细致、严谨、系统性的脑力活。北场维修工区现员38人,平均年龄48岁,邹征博是唯一一个20多岁的小伙,操作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成为他当仁不让的常规性工作。为了将这个系统运用好,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究。从现场病害检查,到病害录入系统,从病害关联分析,到编辑作业计划,从现场病害整治,到问题反馈销号,他都熟悉掌握,用心做好每一个环节。2018年以来, 8m手机操作系统首先在衡阳线路车间试点运用,面对新设备,职工中普遍存在怨言大、不理解、不会操作的问题。邹征博主动上手,手把手教大家怎样运用8m手机,怎样落实一次标准化作业流程。后来调度值班室主任张鹏亲口说道:“北场维修工区的8m手机操作系统运用的最好,尤其是邹征博,上传的机工具照片是非常规范的。”
炎炎烈日,普照三湘大地。8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2019年8月14日北场维修工区的作业计划为衡阳站北驼道、北牵道、1001、1019道岔改道、捣固作业。由于上午天气炎热,部分职工作业过程中有情绪,纷纷建议找个阴凉处所避一避。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作业任务,邹征博二话没说,主动拿起锤子打起道钉,带动大家将剩余工作量保质保量的完成。辛勤劳作、认真负责的形象使工区人员逐渐认可这位年轻班组长,大家为他的行为竖起大拇指。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给你带来太多的意外。2019年8月,衡阳工务段下发了《关于从操作技能人员中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通知》,得到消息后,邹征博喜出望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牢牢抓住这次机会。于是他拼命的挤出业余时间看专业知识书籍,反复的推演面试场景,希望所有的付出能得到理想结果。
2019年10月14日,招聘考试总成绩公布,在竞聘助理工程师岗位的6个人中,他成绩排名倒数第一。而另外一个悲痛的消息在4天后悄然而至。2019年10月19日,远在江西老家的父亲打来电话:你奶奶过世了。“正在耒河线路所捣固作业的邹征博突然哗啦啦的流下了泪,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副工长王少松意味深长的说,他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图为邹征博和职工在修理机工具
工作和家庭上的打击,再次让邹征博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他想到了奶奶生前的教诲,想到了段领导、工长对他的期望,想到了自己入路时的理想,他再次将激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工作任劳任怨,2020年2月,邹征博被衡阳工务段授予“2019年度安全生产标兵”。2020年6月被衡阳工务段提名为集团公司“2019年度运输生产一线优秀大学生”称号。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为人和善、诚恳,是大家对邹征博的一致评价。“在班组食堂吃饭的时候,你会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大家都已经动筷子,邹征博还在帮他人留饭,确切的说是在给线路上作业还没回来的职工留的,让他们也吃上一口热饭。无论春夏秋冬,他一直这样做”,肖光明说道。生活上关爱他人,他人也会关爱你,邹征博的到来,为我们工区带来了朝气。
邹征博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与他住在同一个宿舍的谭涛深有感触。“每当我有困难的时候,邹班长都会主动过来帮我,无论是思想上的,还是其他方面,他都给了我很大帮助。”
谭涛是衡阳工务段衡阳线路车间北场维修工区的一名普通职工。2018年10月,妻子早产,致使女儿出生后各项发育都严重不达标,每年治疗费用高达5-6万元。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谭涛几乎崩溃。了解这个情况后,邹征博号召工区人员献爱心,将大家捐出的3800元爱心款送到谭涛手上。每当谭涛思想有异动的时候,邹征博都会主动找到他,帮他排忧解难。
图为邹征博和困难职工谭涛交流谈心
今年春运,邹征博主动选择就地坚守,带领工区职工全力消除线路设备病害,确保每组道岔、每根钢轨状态良好,守护“京广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来源:衡阳工务段党委办公室
编审:刘继衡、楚雄、钟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