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一群身穿黃馬甲的鐵路線路工正在衡陽站北場1034号道岔進行維修作業。忙碌的人群中有一位26歲、手拿道尺的漢子,正與職工一道對線路“把脈問診”,精确查找道岔“十大病害”,為春運安全掃清障礙。
這位漢子就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生産一線優秀大學生”、衡陽工務段北場維修工區副工長鄒征博,被工友們稱為把脈問診線路病害、守護春運平安的“90後金牌專家”。
攻堅克難,學無止境
擁有86年曆史的衡陽火車站,是衡陽人交通出行的重要換乘點,也是長沙、郴州、懷化、永州等方向客貨運列車的彙集點,大密度列車通行等因素造成線路鋼軌出現傷損、高低、三角坑等病害,給衡陽站南場和北場兩個維修工區的裝置養護帶來了巨大壓力。

圖為鄒征博在使用手持打磨機打磨鋼軌
2019年4月,經過一年多的大學生輪崗鍛煉,鄒征博被任命為北場維修工區副工長。“第一次感受到身上有擔子、有責任”,至今他都記得剛剛接受任命時的忐忑和喜悅。雖然有大學理論知識的支撐和前期積累的實作經驗,慌亂的内心依然充斥在他之後的歲月。“衡陽站場裝置病害較為集中,養護難度大,并且天窗點少、短。”工長肖隆慶說,衡陽站有道岔224組,站線37.74km、段管線19.50km、岔線2.03km、特用線0.31km,裝置情況複雜。這對新上任的年輕工班長來說,是有挑戰的。的确,如何能夠快速勝任工班長崗位,是擺在這位90後小夥面前急需解決的難題。不懂就問,不恥下問成了他汲取專業知識的快捷途徑。有一次在處理衡陽站2051/2057交分道岔水準超限問題時,工長并沒有直接采用搗固方式處理病害,而是先安排計劃更換道岔鐵墊闆,再進行改道,最後進行人工搗固。“進行單一的搗固也可以解決現場的高低問題呀,為什麼還要費勁周折的更換道岔鐵墊闆和改道呢?”這個問題困擾着鄒征博,于是他開口向工長肖隆慶請教。“簡單的搗固的确可以暫時解決交分道岔水準病害問題,但過不了多久,病害就會重複發生。你看這些道岔鐵墊闆,有的生鏽了、有的大膠墊壓潰了,道岔尖軌還不密貼,容易造成水加、垂加超限問題,要綜合進行處理,才能解決問題。”工長肖隆慶認真的向這位學徒工班長解釋其中的緣由。經過這次作業處理,2051/2057交分道岔軌道狀态的确有了極大提升,多次軌檢車動态檢查均無Ⅱ級及以上超限病害。
向工長請教,向老師傅讨教,向書本求教,肯學、肯問、肯刨根問底,鄒征博的業務水準在半年時間内有了質的提高。
2020年10月13日00時19分,正在熟睡的鄒征博突然接到工廠中的房間幹部電話:“衡陽站北場1076号道岔尖軌不密貼,影響調車作業,請安排人員到現場檢查處置。”接到工廠中的房間通知後,他立刻安排駐站聯絡員上信号樓,同時喊上2名作業人員和1名防護員帶上工具趕到現場。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帶領作業人員處理應急問題。盡管工長肖隆慶已多次教過他在不同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流程和注意事項,但稚嫩的臉龐依然略顯茫然。深深的吸一口氣後,他迅速投入工作中,先全面檢查裝置找出病害,再重點分析病害原因,然後提出整治措施。量軌距、松扣件、放壓機、撥道、改道,作業人員動作迅速,很快便将問題解決,作業品質達到放行列車條件。
圖為鄒征博在檢查線路水準高低情況
應急處置是鐵路工務、電務、供電等專業必須面對的家常便飯,對作業人員尤其是工班長提出更高要求,他們需要有紮實業務基礎和實作能力,就向醫生一樣快速為裝置病害診斷開藥,保持線路暢通。僅1年多的時間,這位年輕的工班長就獨立參與處置應急事件35起,處置特進階、進階病害148處,中低級病害1673處,期間無任何違章行為,作業品質均達到保養或驗收标準。2020年6月,一體化驗收中,北場維修工區被評為自控型班組。
身先士卒,步步為營
“苦、累、髒”是人們對工務專業生産一線的普遍印象,“要想在生産一線有所作為,首先你必須愛上它!”鄒征博感慨的說道。他清晰的記得2020年11月,在更換衡陽站北場1032号道岔木岔枕時,由于未掌握進枕木的方法,用力不當造成右手骨折、浮腫,連續打針吃藥一個多月。他想過放棄,想過逃離,想過這些笨重的鐵器家夥不适合他。在經過反複的思想鬥争後,他最終下定決心要幹好這個班組長。
“我們每天平均幹3個天窗點,早上不到7點就出去,中午将近12點才回來,晚上17點還要出去,20點左右回到工區”,職工王成伍說,作業回來後,身上髒、身子累、躺在床上就想睡,而我們的鄒班長每天下午還得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運用生産管理系統編輯次日的作業計劃,真的很辛苦。
圖為鄒征博運用鐵路工務安全生産管理系統申報次日作業計劃
工務安全生産管理系統是作業計劃管理、病害狀态分析、8m監控監測等項目處置的重要載體,是一項細緻、嚴謹、系統性的腦力活。北場維修工區現員38人,平均年齡48歲,鄒征博是唯一一個20多歲的小夥,操作工務安全生産管理系統成為他當仁不讓的正常性工作。為了将這個系統運用好,他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從現場病害檢查,到病害錄入系統,從病害關聯分析,到編輯作業計劃,從現場病害整治,到問題回報銷号,他都熟悉掌握,用心做好每一個環節。2018年以來, 8m手機作業系統首先在衡陽線路工廠中的房間試點運用,面對新裝置,職工中普遍存在怨言大、不了解、不會操作的問題。鄒征部落客動上手,手把手教大家怎樣運用8m手機,怎樣落實一次标準化作業流程。後來排程值班室主任張鵬親口說道:“北場維修工區的8m手機作業系統運用的最好,尤其是鄒征博,上傳的機工具照片是非正常範的。”
炎炎烈日,普照三湘大地。8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2019年8月14日北場維修工區的作業計劃為衡陽站北駝道、北牽道、1001、1019道岔改道、搗固作業。由于上午天氣炎熱,部分職工作業過程中有情緒,紛紛建議找個陰涼處所避一避。為了保證按時完成作業任務,鄒征博二話沒說,主動拿起錘子打起道釘,帶動大家将剩餘工作量保質保量的完成。辛勤勞作、認真負責的形象使工區人員逐漸認可這位年輕班組長,大家為他的行為豎起大拇指。
生活就是這樣,總會給你帶來太多的意外。2019年8月,衡陽工務段下發了《關于從操作技能人員中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的通知》,得到消息後,鄒征博喜出望外,心中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牢牢抓住這次機會。于是他拼命的擠出業餘時間看專業知識書籍,反複的推演面試場景,希望所有的付出能得到理想結果。
2019年10月14日,招聘考試總成績公布,在競聘助理工程師崗位的6個人中,他成績排名倒數第一。而另外一個悲痛的消息在4天後悄然而至。2019年10月19日,遠在江西老家的父親打來電話:你奶奶過世了。“正在耒河線路所搗固作業的鄒征博突然嘩啦啦的流下了淚,我問他怎麼了,他也不說。”副工長王少松意味深長的說,他是跟着奶奶長大的。
圖為鄒征博和職工在修理機工具
工作和家庭上的打擊,再次讓鄒征博産生了放棄的念頭。但他想到了奶奶生前的教誨,想到了段上司、工長對他的期望,想到了自己入路時的理想,他再次将激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對工作一絲不苟、對工作任勞任怨,2020年2月,鄒征博被衡陽工務段授予“2019年度安全生産标兵”。2020年6月被衡陽工務段提名為集團公司“2019年度運輸生産一線優秀大學生”稱号。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為人和善、誠懇,是大家對鄒征博的一緻評價。“在班組食堂吃飯的時候,你會經常看到一個現象,大家都已經動筷子,鄒征博還在幫他人留飯,确切的說是在給線路上作業還沒回來的職工留的,讓他們也吃上一口熱飯。無論春夏秋冬,他一直這樣做”,肖光明說道。生活上關愛他人,他人也會關愛你,鄒征博的到來,為我們工區帶來了朝氣。
鄒征博是一個熱心腸的人,與他住在同一個宿舍的譚濤深有感觸。“每當我有困難的時候,鄒班長都會主動過來幫我,無論是思想上的,還是其他方面,他都給了我很大幫助。”
譚濤是衡陽工務段衡陽線路工廠中的房間北場維修工區的一名普通職工。2018年10月,妻子早産,緻使女兒出生後各項發育都嚴重不達标,每年治療費用高達5-6萬元。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譚濤幾乎崩潰。了解這個情況後,鄒征博号召工區人員獻愛心,将大家捐出的3800元愛心款送到譚濤手上。每當譚濤思想有異動的時候,鄒征博都會主動找到他,幫他排憂解難。
圖為鄒征博和困難職工譚濤交流談心
今年春運,鄒征部落客動選擇就地堅守,帶領工區職工全力消除線路裝置病害,確定每組道岔、每根鋼軌狀态良好,守護“京廣大動脈”的安全暢通。
來源:衡陽工務段黨委辦公室
編審:劉繼衡、楚雄、鐘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