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多前,当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踩着心爱的高跟鞋,第一次入主唐宁街10号的时候,估计她不曾料想,爱鞋们陪她踏上的是一条无比硌脚、长不见底的“脱欧路”。15日,随着“铁娘子”的“脱欧”协议付诸英国议会表决,她再次站到了危险的悬崖边,而英国“脱欧”进程也又一次处于诡谲难测的十字路口。
踏破铁鞋无觅处
眼看离今年3月29日英国正式脱欧只剩两个多月,英国议会却始终不放行英欧于去年11月达成的“脱欧”协议,梅的心真是有点闷。翻开这两天的英国报纸,几乎每天头条都一样——梅对着议会大声疾呼,时而警告英国将被推向“未知领域”,时而言及“灾难性伤害”,刚刚过去的一天,她对“脱欧”僵局的最新定论又变成:“议员阻挡英国退欧成为更可能出现的结果。”
“脱欧”为啥演变为“拖欧”?简言之,“梅姨”遭遇“双面胶”困境。一方面,英国国内反对势力觉得她对欧盟做出过多让步,导致执政的保守党内部、保守党与反对党工党之间,以及保守党与政治盟友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之间分歧难消。另一方面,欧盟也拒绝对英国的持续要价松口,欧委会主席容克与梅甚至当着镜头争吵,用一句“不知所云”,把梅的软磨硬泡无情封杀。
去年,在穿着爱鞋跑了多次布鲁塞尔之后,梅终于在11月25日用一份长达585页的“脱欧”协议草案赢得欧盟点头。但付出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得不就直布罗陀问题向西班牙委曲求全,不得不支付约390亿英镑的“分手费”,不得不答应避免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设置“硬边界”……
然而,梅的“踏破铁鞋”并没有赢得国内的掌声。反对势力认为她对欧盟做出太多妥协:工党党首科尔宾给协议贴上“世上最糟”的标签,认为它对将继续适用的规则并无发言权,没有给未来提供确定性。保守党同僚也对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欧洲法官将继续对英国法律“指手画脚”。
更糟糕的是,协议中的北爱尔兰“担保方案”直接得罪了保守党的执政盟友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由于英方没能提出避免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重新设置实体海关和边防检查设施的具体方案,欧盟因而提出“担保方案”,即英国正式“脱欧”后,北爱尔兰暂时留在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遵循欧盟规则,直至英方提出“更好”方案。这样一来,“脱欧”不就变成了“假脱欧”?这是断不能接受的。
于是乎,工党的200多名议员、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的10名议员,以及保守党的100多名议员齐声向梅发难,拒绝在原定于去年12月举行的议会表决时对脱欧协议“开绿灯”。眼见协议通过无望,梅只好使出“拖字诀”,将“难啃的骨头”拖到今年1月15日定夺。
“胆小鬼游戏”
协议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英国广播公司(bbc)列出了几种前景。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协议获得通过。虽然在议会内反对协议的声音依然巨大,但梅寄希望能从欧盟方面取得某种突破,将执政伙伴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拉到自己一边。此外,如能从在野党中再拉过来几票,以抵消保守党内“硬脱欧”分子“背叛”留下的真空,协议通过就有谱了。
分析人士认为,爱尔兰边界问题虽然复杂,但并未到完全无解的地步。在谈判进入倒计时之际,英国和欧盟之间仍在玩一场“胆小鬼游戏”,看谁在最后关头先让步。双方仍在力争避免出现“无协议脱欧”的局面。
英国舆论指出,梅的“脱欧”协议可能在许多人眼中并非最好选择,然而的确是“最不坏”的选择。协议若获通过,将为英国“脱欧”提供确定性。随着协议规定的“分手费”、过渡期等内容得到落实,它将为“后脱欧时代”的英欧关系塑形。
3天逼出“b计划”?
然而也有不少观察人士认为,即便拖延了一个多月时间,从当下迹象来看,英国议会对协议的反对声音并无减少,它闯关议会的希望仍然渺茫。若协议未能过关,将带来以下4种可能。
第一,重开谈判直至达成新“脱欧”协议,实现“有协议退欧”。这绝非一个进行微调并进行二次投票的问题,相反,需要将3月29日英国“脱欧”的大限向后推延。英国不得不援引《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向欧盟提出延期申请,改变《退欧法案》中“退出日”的定义。
但就欧盟方面而言,能否答应英国的延期请求是一个问号。欧盟先前撂下狠话,不会与英国就包括“备份安排”在内的“脱欧”协议重新谈判。
而对梅来说,重开谈判看似为她赢得了时间,实则压力山大。按照此前的“脱欧”协议规定,梅有21天时间拿出“b计划”,但不久前“格雷夫修正案”(一旦“脱欧”协议在议会下院遭否决,特雷莎·梅必须在3个议会工作日内、即21日以前交出“b计划”、即替代方案,由议会下院重新表决)通过后,留给梅拿出“备份安排”的时间只有短短3个议会工作日。
分析认为,“限期整改”的做法折射了英国党派之间的紧张博弈。先前,梅政府用时间压力逼议会在“有协议脱欧”和“无协议脱欧”之间二选一,迫使其承担造成英国“无协议脱欧”后果的风险。但深谙此道的英国议员们反手一击,利用大幅压缩时限对梅形成牵制,狠狠地“将”了梅一“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叶江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眼下,欧盟官员口中传出一套“60票”理论——若英国议会以超过60票的差距否决协议,几可宣告协议已死,欧盟也就没必要对英国让步;若以较少差距否决,欧盟或许会考虑是否有其他妥协办法,以便“b计划”水到渠成。可以想见,欧盟将紧盯投票结果,调整与英国的博弈态势。
“无协议脱欧”风险
协议在议会遇阻触发的第二种可能性是,梅提前举行大选打破僵局。但此举需要议会三分之二议员同意。走完议会程序后,最早25个工作日之后举行大选。由于等到尘埃落定,离3月29日大限已为期不远,因此祭出这招仍然以向欧盟申请延期脱欧为前提。
第三种可能性将令梅处境更加被动,那就是反对党对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导致梅下台。工党领导人科尔宾表示,将在“胜券在握”之时在议会下院提起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而“脱欧”协议在议会被否决之时正是首相最羸弱、反对党“胜券在握”之时。
如果梅政府不能在14天内赢得信任投票,就会提前举行大选。选举日期最早在25个工作日之后,可能出现新首相、新的保守党政府及其执政联盟。反之,梅若胜出,则将在退欧路上“继续她的表演”。
纵观局势,虽然保守党中有100多位议员反对梅的“脱欧”协议,但他们不愿议会解散、引发政坛动乱,给反对党有可趁之机。而梅在2017年6月尝过提前大选“豪赌失败”的苦头。因此外界预测梅会更加小心翼翼。
外媒判断,假使梅的“b计划”仍旧谈不拢,抑或出现提前大选、梅黯然出局等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导致“无协议脱欧”,令之前谈判心血付之东流。
所谓“无协议脱欧”,是指“脱欧”后没有过渡期,欧盟法律将不适用于英国,双方贸易关系将回到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内,还将面临相互间关税水平提升和贸易壁垒增加的问题。这对英国和欧盟无异于“双输”。根据英格兰银行去年11月预测,“无协议脱欧”将导致英镑暴跌,房价市值跌破三分之一,经济萎缩8%,远期负面影响更是不可低估。
这也将伤及英国和欧盟经济。评级机构穆迪指出:“最直接的影响是英镑大跌,导致短期内通胀飙升,‘脱欧’后两三年内实际收入下降。这将转而影响消费者支出,抑制增长,英国经济可能面临衰退的风险。”
好在,英国议会已表露出明显的反对“无协议脱欧”倾向。下院议员甚至投票通过一份财政法修正案,规定一旦“无协议脱欧”,英国任何财政法、税法条款的修正和变动均须获得议会批准。这意味着议会通过收紧财权,断绝了政府为“无协议脱欧”留下的拓宽财政后路。
研究机构欧洲改革中心主任查尔斯·格兰特表示,很可能到3月前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曙光,“但随着最后日期的临近,由于提前大选、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均微乎其微,英国议会又不想‘无协议脱欧’,梅的协议可能迎来契机。”
荒凉土地的轮廓
第四,二次公投也是一种可能性。2016年“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英国国内呼吁“二次公投”的声音一直不断,欧盟方面趁机递上橄榄枝,去年12月初,欧洲法院裁定,英国可以单方面取消“脱欧”,而无需征得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同意。
然而,梅多次表示不会再次举行“脱欧”公投,认为“二次公投”是对英国民主的“严重背叛”。牛津研究院认为,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较低,仅为5%。
分析认为,“二次‘脱欧’公投”将进一步加深英国“分裂”,有可能引发“三次公投”“四次公投”的“民主困境”。
bbc认为,除了上述所列可能性之外,还可能出现其他政治事件,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议会议员如果通过“不信任提议”(区别于不信任投票),梅可能面临辞职压力。不过,无论是首相换人还是政府更迭,最终掌权者都将面临同样的困境,在几种基本的“脱欧”选项中做出抉择。
“这个国家仍然处于愤怒和严重分裂的状态。在2019年的头两周,这片被梅称为‘未知领域’的荒凉土地,其轮廓已经显现。”《金融时报》称。现在就要看梅如何迈步,如何前行。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