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通常在尝试所有可能之后才会做正确的事情——丘吉尔。
一觉醒来,美剧仍在上演。但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从当地时间13日一早开始,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却主要都是围绕着新冠疫苗展开的。
美媒纷纷连篇累牍地追踪报道疫苗装运、分发的各种进展及相关反应,并称赞这是美国遏制疫情的转折点。

据悉,美国首轮疫苗接种计划最快将于当地时间14日启动,但大部分民众预计要在2021年年初才能接种。而谁能优先注射疫苗,将由联邦政府和各州自行决定。
对此,白宫官员声称这将是代表疫情终结的"诺曼底登陆日"。而特朗普也开启"自夸模式","如果不是我当美国总统而是拜登,美国5年内都不会有疫苗好吗?"
不过,特朗普真正关心的并不是疫苗和疫情,而是大选结果。
当地时间14日,美国大选将迎来又一个重要节点——选举人团投票。事实上,在历届美国大选中,选举人团投票一直是一个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环节,因为大选结果早在选举人团投票之前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目前,全美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已确定了选举结果,拜登和特朗普分别获得了306张选举人票和232张选举人票。拜登将成为下任美国总统已成既定事实。
但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却并不这么认为,特朗普至今仍不愿认输。就在此前一天,也是当地时间13日,成千上万名狂热的"川粉"涌入首都华盛顿及其他城市举行"百万人大游行",抗议大选结果,声援特朗普"选举舞弊"的言论。
在特朗普看来,只要他的言论仍具有煽动性,他就一定不会"轻言放弃"。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13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重复了关于"选举舞弊"的说法。
特朗普还表示,尽管最高法院驳回了由得州总检察长发起的,旨在推翻大选结果的诉讼,但他的法律团队仍将继续挑战选举结果。
记者:"这结束了?"
特朗普:"不!这还没有结束,我们将继续前进。"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表示,在那些被操纵的州中,他其实赢赢得了很多地方的选票,他赢了宾夕法尼亚州、赢了密歇根州、还以绝对优势赢了佐治亚州。
特朗普的言下之意十分明了——即便得州的选举诉讼被最高法驳回、即便选举人团投票即将开始,但他仍将继续质疑大选结果。
不过在被问及即将到来的选举人团投票时,特朗普坦言自己正面临着时间危机。他强调自己的竞选团队将尽可能地加快脚步。
至于是否会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这一问题,特朗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不想谈这件事。"
老规矩,简单谈几点拙见吧。
第一,这场大型美国政治连续剧还没有走向终结。
根据美国选举法,普选阶段过后将有两个关键日子,12月14日的选举人团投票和次年1月6日举行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
前者将选出总统和副总统,后者则是认证选举人团的投票结果,并宣布总统选举的正式结果。
也就是说,美国民众在大选中实际并没有直接投票选出总统,他们投票选出的是538个选举人。至少在明年总统选举结果正式出炉之前,这场美剧还会继续更新。
第二,大选仍存在变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特朗普的确还有翻盘的可能。
前文说到,选举人团投票在美国大选中是一个"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环节,因为按照惯例,各州选举人都会将其手中的选票,投给在该州选民投票中胜出的候选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项硬性规定!也就是说,在某些州,选举人可能会违背民意,将票投给他们喜欢的候选人。而这些选举人则被称为"失信选举人"。
这听起来很滑稽不是吗?但却是真实存在的。2016年大选期间,就曾出现过多达7名"失信选举人",创造了美国历史。
考虑到此前得州和其他18州所提起的有关推翻选举结果的诉讼,再加上特朗普获得了7500张普选票,是美国历史上得票最多的在任总统,因此在本次选举人团投票中,再次出现"失信选举人"是有可能的。
第3, 万事皆有两面性,只要拜登跨过选举人团投票这道坎,他就将开启属于他的"拜登时代"。
按照美国大选流程,只要拜登在选举人团投票中获胜,他将于明年1月20日在国会大厦旁,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可以说,选举人团投票后,大选这一幕就结束了。
半个多月前,特朗普曾表示,如果他在选举人团投票中输给拜登,他将承认败选并最终离开白宫。虽然特朗普这句话可信度存疑,但也从侧面体现出选举人团投票对大选结果有决定性作用。
2016年,美国人选择了特朗普。但在4年后的今天,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特朗普已不再是合乎美国当下环境和时代需求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