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年(光绪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平平淡淡的年份。这一年的冬季,时令已过大雪,但天气并不寒冷,一冬无雪。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一场瘟疫正在悄悄起来。
现在看起来,这场瘟疫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疫情。这瘟疫先发自于俄罗斯,然后在欧洲各国流行,逐渐传染到日本、中国。那一年全球的死亡数字据说高达100万人,仅欧洲就有25万人死去。当时的《万国公报》记载说,在伦敦邮政局13,000人中,生病的就有1806人,将近14%。仅仅伯明翰一个城市,就有5万人患病。
那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全球化,但是东西来往的商人也把这场瘟疫带到了世界各地。
在北京,这年冬天突然很多人身体发冷、出汗、有痰咳喘。这场病与以前不一样,很快传染开来。按照古人的记载,现代人很难判断这场瘟疫到底是什么性质,可能是霍乱、白喉,或者是猩红热、伤寒,也可能是疟疾。
得瘟疫中招的人可真不少,比如怡亲王载敦、尚书潘伯寅、侍郎孙子善、侍郎恩堂、侍郎宝廷、大理寺卿冯尔昌等等,都死于这场瘟疫。总之,这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把人们打蒙了。
我们来说说没逃过这场瘟疫的几个著名人物。
一个是李鸿章的女婿张佩伦。这个张佩伦是作家张爱玲的祖父,他娶了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就住在天津李鸿章的宅邸里。
李鸿章
这年的12月7号晚上,张伯伦晚饭后洗漱完毕,突然觉得浑身没劲儿,胃中有一股气在上下翻动,弄他他半夜不能睡觉。他坐起后,稍事休息,感觉虽然好了一点,但是也满头虚汗。这个时候他请医生诊治,开了疏散之药,但效果不明显。
李鸿章是个洋务派代表人物,他一生笃信西医,对中医非常鄙薄。他建议张佩伦试试西医的金鸡纳霜。这个金鸡那双是用秘鲁的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树皮研磨制成的,由传教士带往中国。康熙三十二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谁知在草原上得了疟疾,一病不起,随军的御医治疗也没效果,差点儿要了性命。这时候,正好法国传教士带来了金鸡纳霜,一下子治好了康熙的疟疾,于是这个药深受康熙皇帝的信任,成了皇家使用的宝物。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一次得了疟疾,还专门写奏折求康熙赐给他金鸡纳霜。
张佩伦
张佩伦原来已昏昏沉沉、经常胡言乱语,但吃过金鸡钠霜之后,竟奇迹般的好转了。三天之后,热病退除,身体康复。
经此一役,李鸿章更加信任西医。金鸡纳霜在中国贵族圈中的名声,也因此名声更加大震。
另一个病毒中招的人,是个大名士——李慈铭。
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非常有名,这跟他打交道的都是名士关系很大。在这年的十一月初三,李慈铭约了很多名人到自己家吃饭、饮酒,有沈增植、樊增祥、黄体芳、王仁堪、鲍林、黄绍箕等等,这些人喝酒闹到半夜才散去。
可是客人走后,李慈铭突然感到腹痛,甚至连走路都困难。此后接连几天,他感觉身体日渐不适,初期是伤寒的症状,接着几天彻夜咳嗽,吐痰竟有几升。他请了个中医名医来给自己看病,服用了人参、麋鹿、人乳等各种名贵药物。接着,他的中医名家是个美食家,给他开了个方子,弄一对儿雌雄蜥蜴与人参、羊肉一起炖烂,然后吃下去,起到滋阴养胃的作用。谁知这是心理暗示的作用,还是食疗真管用,他竟奇迹般的好起来了。一直到半个月结束,他才大病痊愈,算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有人说,你不是鼓吹西医吗?李鸿章就是笃信西医,然后治好了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张佩伦感染的瘟疫。这个李慈铭,延请中医大夫开的药方,不照样治好了瘟疫吗?确实,中医有几千年的传统,在没有西医传进中国的年代里,中国人看病都是中医,中医也确实有很多偏方、妙方,有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西医中医之争,我们这里不涉及,谁治好病算谁的。
咱们再来说几个重要人物的死亡。
一个是怡亲王载敦。这个怡亲王是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载垣的弟弟,他后来承袭了爵位。这位怡亲王传染时疫后,引发了他咳喘的老毛病,因为他年纪比较大,所以请医生也无力回天,病情日渐沉重,最后直到去世。
清朝亲王
再一个去世的人物是丽皇贵太妃。这位女士就是香港导演李翰祥拍摄的电影《垂帘听政》中那个千娇百媚的丽妃。在电影里面,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有把丽妃的手脚砍去装在一个坛子里的情节。实际上,丽妃作为先帝遗孀,在后宫生活一直很平静,并没有那些多传奇故事。丽皇贵太妃被传染时疫后,请御医予以治疗,但没有效果,最终去世。
这就跟武汉的新冠病毒肺炎一样,死去的大都是年纪大的、原来有其他疾病的人们。年轻力壮、抵抗力强的,都能抗过来。
1890年(光绪十六年),这一年虽然是一个平淡的年份,但因为这场世界性的瘟疫给人们留下了记忆。在人们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时候,了解一下那一年的瘟疫,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