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突得帝位,几月后,欲传给别人

作者:覃仕勇说史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突得帝位,几月后,欲传给别人

东晋权臣桓温晚年权势熏天,史称“政由桓氏,祭则寡人”。

可以说,他要学习曹丕、司马炎等人篡位自立,那是易如反掌了。

因此,他卧床无聊,心事联蹁,悻悻地说了一句:“如果一昧沉寂不出手,身后必被司马师、司马昭这些人所笑。”

最后,坐起来,又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他决定仿伊尹、霍光废立皇帝以重立威权,先废掉晋帝司马奕,然后动手篡位。

不过,桓温在废司马奕之前,因司马奕本身没什么缺点,也没什么过失,一直都找不到借口。

只是有部下献出“宫阐重闷,床笫易诬”妙计,桓温于是“诬帝在藩夙有痿疾”,说司马奕阳痿,没有生育能力,后宫所生三子并非皇帝亲子,是相龙、计好、朱灵宝等男宠在宫廷乱伦的结果,于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堂而皇之地收缴了司马奕的国玺,逼迫其离宫。

司马奕在深秋的凉意中穿着单衣步出拱门,乘牛车与群臣哭别的情形载之史册,让人潸然泪下。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突得帝位,几月后,欲传给别人

桓温所立的司马昱辈分极高,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幼子,历经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

并且,司马昱在做相王时,就与桓温非常稔熟。

某次,司马昱与谢安一起去拜访桓温。

名士王珣恰好在桓温家里作客。桓温就对他说:“你一直想见相王,这次,机会来了,你可以躲在帐幕后面观看。”

司马昱、谢安走后,桓温问王珣:“你觉得相王为人怎么样?”

王珣说:“相王辅政,自然湛若神君;不过,您也是万夫之望的大人物,不然,谢安怎么会甘心屈居您之下?”

所以,桓温立司马昱,一方面是标榜“废昏立明”,另一方面自信可以从容控制司马昱。

但是,桓温在拥立司马昱时,真正见到了司马昱,却不知该如何说话。

原本,他是设计有流程的,按照流程走,在废除司马奕之后,他见了新皇帝,应该泪流不止,再把事先写好了的数百句话用声情并茂的方式背诵出来,叙述废旧立新的意图。但桓温见了老朋友司马昱,内心感到很惭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此说来,司马昱也是见证了许多风云起落的大人物了,见识应该不同凡响。

但司马昱的见识其实是很浅薄的。

曾经,他领着一帮随从出行,看到稻田里的水稻,不认识,就问随从,说:“这是什么草呢?”

随从答:“王爷,这是水稻啊。”

司马昱臊得一张老脸差点要塞入裤裆。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突得帝位,几月后,欲传给别人

回宫后,他三天不出门,一个人关在屋子里,长吁短叹说:“难道有依靠它的果实来维持生命,而不认识它的根本的道理吗?”

由此可知,司马昱见识实在有限。

司马昱登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惶惶不可终日,曾私下里向桓温亲信郗超探究桓温会否还会再行废立之事。郗超因此感到十分可笑。

司马昱还让郗超替自己递话给郗超的父亲郗愔,说:“皇室宗族之事到这地步,是因为朕不能用道德去匡正守卫啊,惭愧慨叹之深,无以言表!”

司马昱还不断吟咏庾阐的诗:“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

社会上曾经流传有“晋祚尽昌明”的谶语,司马昱对这谶语牢记在心。

由于司马昱在做会稽王时已废黜了世子司马道生,而司马郁等其他儿子也都早夭,他就急切盼望再生一个儿子以继承自己的会稽王之位。

哪个妃妾有生儿子的命呢?

司马昱请相士来给诸妾相面,相士看中了皮肤黝黑的婢女李陵容。

司马昱于是就召李陵容侍寝。

一来二去,李陵容自称多次梦见双龙枕膝,日月入怀,然后就怀上了司马曜。

怀孕期间,李陵容又说梦见神仙嘱咐:“汝生男,以昌明为字。”

司马昱听了,泪如雨下,说:“没想到我们司马家的昌明就这么出现了!”

然后,等司马曜出生了,他就真的以“昌明”为字。

现在,司马昱突然登上帝位,他就因此认定了晋室灭在司马曜手里是天意,天意就不可违抗。

因此,才过了八个月,即咸安二年七月,他病重不起,一连串诏令召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桓温入京辅政。

桓温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推辞不应。

司马昱无奈立司马曜为太子,临终前写下遗诏,要桓温依周公例居摄,同时还以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的口吻,写:“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旁边的王坦之实在看不过眼,抢过这道遗诏,当着他的撕毁了。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突得帝位,几月后,欲传给别人

司马昱哭丧着脸说:“晋室的天下不过是踩了狗屎运而意外获得的,你又何必不满呢!”

王坦之说道:“晋室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建立的,岂是陛下您想送给谁就送给谁的!”司马昱无奈,于是把写遗诏的重任甩手交给王坦之。

王坦之提笔改写道:“家国事都可禀报给大司马,如诸葛武侯(诸葛亮)、王丞相(王导)的旧例。”

司马昱崩,但朝内群臣在没有得到桓温的明确指示之前,都不敢马上拥立太子司马曜为新帝,大家都想等桓温还朝后再做决定。

关键时刻,是王导的堂侄、尚书左仆射王彪之站了出来,正色地说道:“君崩,太子代立,干桓温何事?他又得有何异语!你等若要等他指示,必反被其责。”临危决断,迅速拥立了年幼的司马曜为帝,是为孝武帝。

褚太后惊惧之下,还想下了命桓温行周公居摄故事的诏书。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突得帝位,几月后,欲传给别人

幸亏被王彪之及时谏阻,他说:“这是非比寻常的大事,桓温一定会再三推让,如此一来,不免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

就这样,因为群臣努力,桓温想自动接任帝位的愿望落空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