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作者:翰墨今香

吴说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字傅朋,号练塘。赵构南渡成立南宋政权后,吴说任转运使知信州,最后主管崇道观。他是王安石好友王令外孙,蔡卞又是王安石女婿,因此他们之间有裙带关系。所以曾经求蔡卞带他去蔡京府上拜会谋肥缺。所以南渡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吴说的父亲就工翰墨,宋徽宗还曾经去拜访求教。但其父还是很懂得体的,劝宋徽宗说:陛下刚刚登基,应以国事为重,臣不敢以末伎来对。

吴说本人富于收藏,但很多藏品都是靖康之变,高宗南渡时的国难财。其中还跟李清照有这样一段渊源。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号称“词中女帝”。而李清照的丈夫是赵明诚,夫妻二人虽然是官宦世家,但一直都很节俭,所有省下的钱都去购买金石古迹。李清照帮助丈夫赵明诚一起整理了一本金石著作《金石录》,高宗南渡后李清照跟随丈夫来到江南,不久赵明诚在赴任时生病去世。三年后李清照逃难至绍兴,结果收藏被房东偷去很多,大部分赃物都被盗贼贱卖给了吴说。因此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下了此事:“今知尽被吴说运使贱价得之”。而《兰亭考》吴说题跋也记载了此事。

贱价得来的藏品还被他卖给了宋高宗赵构,赵构云:“余自渡江,无复钟、王真迹,间有一二,以重赏得之。因此吴说一边是贱价,一边是重,赚的都是国难财。吴说虽然人品不行,但书法还是值得一叙。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一)秦桧的好拍档,昏君宋高宗赵构书法欣赏

宋高宗赵构云:“至若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篆法为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叹其弊也”。所以那会吴说、徐兢只能说是瘸子里面拔将军吧。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吴说《游丝书宋诗》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对于吴说的游丝书,当时的书坛也是褒贬不一,有时之士对其书和人品大加嘲讽,吴说一弄臣而。如南宋文学家洪迈评价他:“傅朋游丝诗卷数百篇,巨源独不深叹美之。颇记其数句:先生著名节,百世追延陵。我评先生贤,不以能书称。功成磨苍崖,盛德颂日升。勿书凌云榜,华颠踏高层。句格超峻,其旨皆有规讽。与前所记刘彦冲古风之相类也”。游丝书今犹可见,无甚高妙,纯粹的笔墨游戏罢了。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明善宗簿帖》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吴说的《明善宗簿帖》是其代表作,婉转流利,非常接近王羲之的笔意。相较于薛绍彭的王书少了点率意,更多了点严谨。所以被当时书风转向王羲之的高宗赵构青睐有加。吴说的行书柔媚纤浓,行气疏秀。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垂喻帖》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垂喻帖》是吴说与官府的一幅往来书信,行草书体。用笔使转轻盈、灵动,竖笔多做微曲,转折甚少方折,正是典型的羲之风格。而尖笔锐锋更是增加了不少娟秀之气。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门内星聚帖》

传世书法欣赏—南宋(二)吴说,与赵构一起开启南宋复古之风

《门内星聚帖》这幅作品,为吴说率意而书,无拘无束,用笔劲力清瘦,柔中带刚。笔致有兰亭雅趣,布局又如杨凝式的《韭花帖》,作者刻意求新,功力不浅。

吴说虽然人品一般,但从书法角度来说,他对于二王书风的继承,要稍胜蔡襄和薛绍彭,而比宋高宗赵构更深入的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