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贾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贾瑞在第九回登场,在第十二回就退场,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就是个反面典型,他见色起意,色胆包天,因色而亡身。他的“淫”,恰如第五回警幻仙子所说“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 “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

贾瑞是贾代儒的长孙,是个“图便宜最没行止的人”,品行低劣,偏偏又是色中饿鬼。一见王熙凤,便有如八戒见了嫦娥,露出许多丑态来。先是“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凤姐何等聪明,便逢场作戏,,拿言语挑逗他,那贾瑞信以为真,“神情光景亦发不堪难看了”“身上已木了半边”,色迷心窍,他竟到贾府来“请安说话”,连平儿听凤姐说了来龙去脉,都气得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凤姐略施小计,让贾瑞晚上在“西边穿堂”等她。结果“朔风凛凛,侵肌裂骨”,冻了一夜,可叹“贾瑞前心犹是未改,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得了空,便仍来找凤姐”,结果又遭贾蓉和贾蔷捉弄,给二人每人写了五十两的欠条,又被淋了一身的屎尿,狼狈逃回,连惊带吓,竟坐下了病。服药无效,一个道士给了他一面镜子——风月宝鉴,告诉他此物“专治邪思妄动之症”,要他“天天看时,此命可保”。他照反面,“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照正面,“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他“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如此几番,最后精尽而亡。

贾瑞正是一个“皮肤滥淫之蠢物”,他趣味低下,色胆包天,色令智昏,最后落得个精尽而亡的可耻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有人说凤姐太过歹毒,实际上凤姐固然不善,但是贾瑞若是在第一次冻了一夜后能迷途知返,也就不会有后面的结局了。可叹他“毒”已攻心,淫心不改,难以回头。

贾瑞低俗好色,对女子的想象只有肉欲,他的身上体现了人之恶,曹雪芹创造这个形象,正是为了“警幻”,给天下贪淫好色之徒当头棒喝。儒家讲正心诚意,修身养性,正是为此。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外物的诱惑或许可以抵挡,自己的心魔难以降服,贾瑞正是死于自己的“淫”念,正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妖精菩萨,总是一念”,为人不可不重修心,要“三省吾身”,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道士给贾瑞“风月宝鉴”,正是要他以“风月”为“鉴”,曹雪芹写贾瑞之死,正是要读者以此为鉴。哀之而不鉴之,则辜负了曹公一片佛心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