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台媒:从贫困村变旅游观光村 龙池头村打造宜居新型社区

作者:台海网

来源:海外网

台媒:从贫困村变旅游观光村 龙池头村打造宜居新型社区

龙池头村打造的新型观光农村社区

台湾“经济日报”9月30日刊文介绍河南周口的文化遗址龙池头村,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而今,拜乡村旅游之赐,龙池头村被打造为旅游观光农村社区。

相传古时候,一条黄龙盘踞在颍水之阳的大泽中,行云布雨,惠泽于民,谓之龙池;是苍龙头枕之处的风水宝地,故取名龙池头,共孕育出了“一龙二湾三景四庄”十个自然村。

地处周口市西华县红花集镇的龙池头村,曾是一个贫困村。而今,拜乡村旅游之赐,龙池头村按照“生态、旅游、宜居”的设计理念,建设了高标准的新型社区,村貌明显改观,打造为旅游观光农村社区。村子目前保留有亮马台文化遗址、金祠堂文化遗址、宋桥口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

鱼鹰又称鸬鹚,很多地方也称之为“捉鱼鸟”,体态形似鸭子,多见于江西的淡水湖泊、河流一带。而在周口沙颖河,也有着这样的一个鱼鹰部落。

西华县址坊镇,淮河支流沙河与颍河从这里穿过;这两条河不只浇灌了万亩良田,也成就了这里独有的“鱼鹰部落”。当地老人说,这里鱼鹰捕鱼的历史不算长,是几十年前从漯河郾城的师傅那里学来的;现在“鱼鹰部落”大都以老年人居多,每到农闲时候,带上五、六只鱼鹰“组团”向预定水域出发。

到了水域,将鱼鹰赶下水后,先是撒网设置一道道“封锁线”,边高声呦喝,边用划船的长竹竿拍打水面,打水惊鱼。待水下一有骚动,不等主人发令,鱼鹰们便一头札进水里,仅一会功夫,鱼鹰们便钻出了水面,嘴里衔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捕鱼时,主人会在鱼鹰脖子上拴上一根短绳,以防它们“私吞”。如今,随着养殖技术发达,鱼鹰捕鱼维生一族少见了,更多的是一种农闲时的休闲娱乐活动。

周口的建业绿色基地,也是乡村旅游好去处。基地依托历史浓厚的老运河,打造河两岸商业古镇,复原老运河明清时期作为漕运要道的商埠繁荣景象,以周口“运河文化”为内涵,还原充满历史文化与地域特征的运河古街。【来源:海外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