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两江新区供图

“婆婆过世后,爷爷一个人住,有天,我在超市遇到他一个人坐在门口,话也不说。后来我才晓得,因为他一个人住着太孤单,连自己一室一厅的房子,都租了个床位给别人,就图有个人说话。”听到这一切,曾经的邻居周千会觉得心里一紧,她不忍心让这位老人就此孤孤单单地生活。

回到家里和家人一合计,将90多岁的老人柯瑞林接到自己本不宽敞的家里,就像一家人那样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周千会,儿子邓中洪和柯瑞林爷爷的“别样”祖孙情

如今,15年的光阴过去了,今年111岁的柯瑞林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上下楼不太方便,于是,人和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接棒为老人的养老提供“依靠”,柯瑞林爷爷又住进了有专业护理的养老院安享晚年。

生于1910年的柯瑞林老人见证了100多年世事的变化,他依然头脑清晰,在养老院里常说,要感谢千会、感谢党和政府,没有他们,自己也没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因为有了亲情,老人觉得晚年很幸福

90旬老人常感孤独

她用爱心迎接他回家

今年111岁的柯瑞林老人,应该是两江新区有记录的年龄最长的老人。柯瑞林和老伴儿是人和当地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膝下无子女,之前,和老伴儿租住在周千会家的房子里。

15年前,老伴儿因病离世后,柯瑞林爷爷因为孤单,常常一个人发呆。

一次,周千会在超市看到昔日的邻居、现在的租客柯爷爷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关切地问他为啥不回家。

“我不想回家,一个人,没得个说话的,外面我还能数个人脑壳。”柯爷爷说话像个孩子一样。

周千会了解到,自己租给柯爷爷的房子一室一厅,原本是老两口一起住的,老伴儿走了以后,因为害怕孤单,柯爷爷又将房子租了一半给别人,就图有个人说说话。

听到这里,周千会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柯爷爷是个厨师,有一手好厨艺,我们以前是邻居,柯爷爷做的饭,经常让小院子里飘香,邻居们也跟着享口福。”

周千会说,自己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家里人口多,柯爷爷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给自家端一份来。“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他家挑水、栽红苕,我爸妈都去帮忙。”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周千会的父母也很支持女儿照顾老人

因为互帮互助,两家人关系一直不错。而柯瑞林夫妇也很喜欢这个邻居“周四妹”(周千会在家排行老四)。后来,19岁的周千会又在柯爷爷夫妻的保荐下,来到柯爷爷当大厨的那家餐馆打工挣钱,有了第一份工作。

2006年4月,柯爷爷的老伴儿谢术清老人去世了,老人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出租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我怕”是老人常念叨的词。

想到这里,周千会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这位于自己有恩情的老人接到家里来,和自己一起生活。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周千会照顾柯瑞林从无怨言

一家三口变一家四口

他们的笑声成为邻居的美谈

周千会回到家中,把心中的想法与丈夫邓兴荣商量,没想到丈夫一下就同意了。

于是,周千会一家三口搬进了一室一厅的出租房,和柯瑞林一起住。她对老人说:“只要有我一口肉吃,就绝不会只让你喝汤。”

从那时起,周千会再没收过老人一分钱房租。她与丈夫顺理成章称柯瑞林“爷爷”,儿子邓中洪则叫柯瑞林“祖祖”。

如今,邓中洪已是个28岁的青年,他记得,那个出租屋面积不大,搬家后,妈妈让他和祖祖睡在一起。“妈妈说,这是我的祖祖,要亲热他、孝顺他。从那以后,我除了婆婆爷爷,还多了一个慈祥的靠山,保护我调皮后不被爸妈吵。”

一声“爷爷”让周千会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也让年届百岁的孤寡老人柯瑞林有了依靠,有了一个家。

邻居经廷惠第一次看见周千会把柯爷爷带出来晒太阳时,就很好奇。

“为啥你爷爷姓柯,你姓周呢?”当得知两人的关系时,经廷惠感动了,“别说没有血缘关系的,就算是一家人都有磕碰,周千会真的是个好人哦。”说完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从此,她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小小蜗居

洋溢15年亲情

2010年,和丈夫离婚后,周千会带着爷爷、儿子搬进了现在的住处。

这是一套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柯瑞林一间房,剩下的一间房,周千会留给了儿子,“孩子大了,谈恋爱了,需要自己的空间”,她自己则睡在了客厅。

安置房小区居民大多来自同一个村,彼此熟悉,保留着以往农村爱串门的习惯。采访中,许多周千会的邻居都异口同声说周四妹“德性好”。

周琴说,周四妹自己睡客厅的小床,床脚有个纸箱子,里面装着她的衣服,而柯爷爷的衣服则叠得整整齐齐,塞满了衣柜。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日常对老人的照顾,周千会从不假手于人

离婚后,周千会相亲过两三个对象,在了解到她经济不宽裕却独立赡养一个百岁爷爷后,打了“退堂鼓”。

对此,周千会看得很开,“对于不理解我的人,我不强求。我的爷爷不是累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是我家的宝贝。”

三年前,大周千会6岁的渝北区人孔祥明出现了,“四妹让中间人介绍情况时,一定要提她照顾爷爷的事。其实,我一点都不介意,反而觉得她是个善良、有爱心的女人。我家里也有一位九十几岁的母亲,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即将结婚的儿子邓中洪将房子装了一番,主卧作为两口子婚房,次卧由周千会居住,“如果爷爷回来,我们就让他住次卧,他是我们家人,永远都是。”

爷爷去哪里了呢?

原来,周千会的家住在安置房小区的三楼,今年以来,柯瑞林爷爷因为身体原因住院后,上下楼梯有些不方便。社区一开始就关注这个“特殊”的家庭,当得知老人有困难后,将老人接到了养老院,由专门的医生对其进行看护。

如今,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周千会一家人隔三差五还会去看望老人,社区书记姚红梅也把柯瑞林老人当作家人一般关心,“每个人都付出一点,感动多一点,我们这个家园就会更温馨一点。”

新闻多一点

社区养老就在家门口

告别孤单无聊让生活更有趣

像柯瑞林爷爷这样需要照顾的老人,需要去养老院,而更多生活可以自理或者说还比较年轻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居家养老。

据了解,两江新区人和街道辖区16.8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64309人,户籍总人口90355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21360人(户籍老人8630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3%。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人和街道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们打造出“家门口”养老服务阵地。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睦邻养老服务站于2021年4月24日正式启动运营。姚红梅表示,社区睦邻养老服务站一共分为七个功能区域,分别是“睦邻”服务接待区,“睦邻”活动交流区,“睦邻”健康管理区,“睦邻”人文关怀区,“睦邻”日间照料区,“睦邻”多功能教育区和“睦邻”管理办公区。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和睦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里的老人,记者拍摄

而他们的服务,主要是保障特困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基本日常生活需求,满足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照料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日间照料、就餐、养生、学习等多元化智慧养老服务,打造基础医疗服务、日间照料、智慧餐饮、日间家政服务、老年大学、志愿帮扶等系统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体系,实现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暖新闻 |“别样”祖孙情!他们不忍心老人孤单,15年前接到家里从此成为一家人

这些花是老人们手工制作的,不少爱心人士前来购买,记者拍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