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父母引导得当成孩子成长机会

作者:心理咨询师陈冬梅

潇潇(8岁)妈妈:我女儿每次做错事都为自己的辩解。比如,上次数学考了92分,她同桌得了95分。她就说:语文老师表扬我,不表扬同桌。潇潇还说我:“妈妈什么都对,”平常我说了她四遍,她说我说了十多遍。

涵涵(3岁)妈妈:我家涵涵犯了错误总是往别人身上推,比如,她把积木弄倒了,她会大喊:“妈妈,爸爸把积木弄倒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关于错误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可是父母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做到完美。这是多么令人费解的事情。我们想象自己小时候犯了错误,得到的是什么待遇,在学校罚站,在家里遭到家长的训斥,小小的自己感到犯错误太可怕了,感到自己是个没出息的笨蛋。因为害怕做错事情而变得畏畏缩缩,不敢再去冒险,什么事情都躲在他人身后。在这样的教育下,太多的孩子变成了讨好者,以他们的自尊为代价讨好大人;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决定掩饰自己的错误,尽量避免被抓到,就像上面提到的小姑娘涵涵。

当家长和老师们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训斥和惩罚时,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往往认为孩子只有得到训诫才能改正错误。他们没有想想孩子们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好方法,担心不谴责孩子就是在骄纵孩子。其实,还有其他办法,能激励孩子做得更好,这种办法不以降低孩子的自尊为代价,真正能激励孩子做得更好。那就是,我们自己要学会并且教会孩子把错误看成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能听到,潇潇妈妈这样说:“孩子,你考了92分,太好了,丢了的7分能告诉我们什么?”那该多好,可是潇潇听到的却是母亲一遍遍的唠叨,她希望通过语文老师的表扬来掩饰自己在数学考试中犯的错误。错误是机会这是父母们首先要有的积极观念,然后是体力行,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从错误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和前进的动力。每当涵涵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满地散落的积木,她都会大喊大叫,“怎么这么乱,谁弄的?!”这种暴躁让涵涵害怕,小小的人儿会这样想,只要我说不是我弄的妈妈就不会朝我发火了。在妈妈的行为暗示下,涵涵学会了掩饰自己的错误。涵涵妈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看到一地的积木不再大吼,而是说:“涵涵我们一起把积木整理好吧。”涵涵说:“好的,妈妈。”涵涵学习着妈妈的样子把积木放到了箱子里。随后,涵涵掩饰自己错误的次数越来越少。涵涵妈妈和涵涵都从错误中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