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虎口脱险》

作者:刘煲的故事

这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三名英国飞行员从敌占区胜利大逃亡的电影。故事梗概就是三名英国空军飞行员在巴黎上空跳伞(我没看到开头,是从这个点开始看的),相约到巴黎一个叫做土耳其浴室的地方集合,然后去歌剧院刺杀德军首领,然后再逃离巴黎。

观《虎口脱险》

这部电影最好玩的是观赏性很强。整个过程充满了搞笑过程,几乎所有情节都带着西方人那种诙谐幽默的风格,看起来绝不会出现困倦感,只会跟着情节一路欢笑。

如果稍微思考下,则能够在搞笑情节掩盖的下面,找到当时社会的一些真实反馈。

有两方面值得认真反思的地方。第一个是法国人(严格说是巴黎人)在整个事件当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缺少了巴黎人的帮助,他们三个皇家飞行员只有束手待毙的份儿,什么也做不了。当然影片中有所夸张,但是片中涉及到的巴黎人,不论是户外工作的油漆匠,还是歌剧院里面的指挥家,修道院的嬷嬷,表演皮影戏的姑娘,还有许多接触到英国飞行员的巴黎人,他们无一例外都立刻行动起来,为三名飞行员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帮助。

观《虎口脱险》

这让我想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古训。德国法西斯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利用闪电战,倚仗自身雄厚的军事实力,很快就攻占了整个法国。但是很明显,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全体法国人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把侵略者赶出去。正是有着这样的民心向背基础,才有了影片当中巴黎人的奋不顾身,一旦有机会给侵略者制造麻烦,那就当仁不让,不怕牺牲,勇敢行动。

正如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出现了以汪精卫为代表的许多汉奸一样,当年德国占领法国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法奸。人与人不一样,这也是无可避免的悲剧。但是影片中不知为什么,回避了这样的事实,所有该事件接触到的法国人,虽然也都怕死,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与德国鬼子斗智斗勇,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我想,如果在情节当中安排上一些不那么闪光的情节,看起来是不是更真实一些呢?

观《虎口脱险》

我们近些年拍了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因为其中过分夸大抗日英雄人物能力的原因,被称为抗日神剧。正面人物几乎无所不能,而日本鬼子则显得是那么懦弱,那么傻乎乎的,任凭摆布,随便怎么弄一下就去领了盒饭。

这部《虎口脱险》,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是表现的具体手法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没有我们那么极端,他们是一种群像的画法。里面的正面人物并没有哪一个格外的突出,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互相配合着完成了任务。但是另一面,对德国鬼子的无能的描绘,则与我们差不多。好人当然要胜利,既然我们胜利了,肯定就是敌人愚笨,那么不管用怎样的夸张手法体现胜利者的智慧与勇敢,体现失败者的胆怯与蠢笨,也就都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观《虎口脱险》

写到这里,我好像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抗日神剧那么夸张的情节,却还是层出不穷,并且不缺少观众。最重要的是它们所反映的最终结局,不存在夸张成分。我们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确确实实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个事实,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也是抗日神剧的最底层逻辑。

在这个底层逻辑基础上,剩下的就是如何反映胜利的过程。站在观赏者的角度来拍摄,肯定是所有影视作品出品人的不二选择。那么怎么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觉到爽?这个目的,是导致抗日神剧里面出现那些神情节的原因。因为拍片子首先你要收回成本,要赚钱,那么在政治正确的基础上,让大家喜欢看,让大家都来看,就一定要揣摩观众心理,用一些不可能存在的情节来吸引观众了。

观《虎口脱险》

当然,想是一回事,结果又是一回事。至于究竟有没有达成初衷,需要票房来回答了。我想,这部《虎口脱险》的票房,应该不会差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