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纣王之后,人间再无人王”的说法,在封神演义中站得住脚吗?

作者:牛哥读书9690
“纣王之后,人间再无人王”的说法,在封神演义中站得住脚吗?

近来,在网络上盛传一个说法,“纣王之后,人间再无人王”。依据是什么呢?周武王为了伐纣灭商,自降身份投靠了天界的玉帝,自称为“天子”,迎合、讨好了一众阐教神仙,在他们的帮助下战胜了末代人王-纣王。从此之后,人间再无人王,只有“天子”,天人之间不再平起平坐,人间帝王必须向天帝称子,神仙们从此高高在上。所以有人说,武王虽然得到了江山,但是却出卖了人族,比纣王更加可恨。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其实,它真正的背景是——封神大战。因为在封神大战里,武王拜姜子牙为“尚父”,又在一众神仙的近似胁迫摆弄下,自称为“天子”,从而笼络了阐教神仙,取得了胜利。反观纣王的阵营呢,自始至终都只是以人王的身份和截教神仙们打交道,仅仅是礼遇而已,把人王的气质这一块儿给拿捏得死死的。

所以,从人族的地位来讲,纣王在面对神仙们的时候,表现得极有气节。文王在世的时候,还能和神仙们勉强平起平坐;轮到了武王之后,直接成了“二狗子”,一副奴才相,让人族的尊贵地位丧失殆尽。

这就是“纣王之后,人间再无人王”的说法由来。

“纣王之后,人间再无人王”的说法,在封神演义中站得住脚吗?

但实际上,这一说法是非常站不住脚的。在《封神演义》的“第一回 纣王女娲宫进香”里,关于纣王的引文就有这么一段话:“後帝乙在位叁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所以你看,在《封神演义》里面对纣王的称呼也是“天子”。所以说,纣王在当时也是“天子”,而不是最后一位人王。

如果说,自武王之后,人间帝王便不能再与天帝平起平坐,又经不起推敲。唐代盛行一个神鬼传说的人物——天师钟馗。话说,钟馗因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导致他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此后,唐明皇睡梦中见到小鬼作祟,却有一大鬼捉住小鬼,镇压了邪事。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大鬼就是钟馗。于是,钟馗捉鬼的事迹就流传了下来,德宗就敕封他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在一些小说轶事中有提到,由于人间帝王敕封了钟馗在前,导致后来,天帝不得不册封了相应的仙位,令他巡视人间,荡除魑魅魍魉。所以说,从这一点上来讲,人王的地位和话语权还是很受天界重视的。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说,历代人王对武圣关羽的不断敕封,导致他的地位在仙界不断上升,直至被称为“关圣帝君”。

“纣王之后,人间再无人王”的说法,在封神演义中站得住脚吗?

那么,“人王”或“人皇”之说到底从何而来呢?是从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流传下来的。在《封神演义》中,“三皇”是火云洞的三位圣人,分别是伏羲、神农和轩辕,他们的地位堪比道家三清、女娲等人,明显要比玉帝高。在“五帝”中,比较公认的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却没有大禹。禹并非是三皇五帝之一,而禹的儿子启终结了禅让制之后,开启了“家天下”。所以说,从禹开始,历代人王已经不能再以“皇”和“帝”来称呼了,地位已经明显下降。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纣王是最后一位人王”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自商周封神大战之后,人神两界彻底断绝了来往。但是,你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百余年里,诸圣齐出,包括释迦文佛,孔圣,老子,几乎近2500年来的文明和教派都是从那时候开启的。从此之后,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各有法脉传承至今,留下了人神感应道交的脉络。

这又是为什么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讨论!关注我,后续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