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纣王之後,人間再無人王”的說法,在封神演義中站得住腳嗎?

作者:牛哥讀書9690
“纣王之後,人間再無人王”的說法,在封神演義中站得住腳嗎?

近來,在網絡上盛傳一個說法,“纣王之後,人間再無人王”。依據是什麼呢?周武王為了伐纣滅商,自降身份投靠了天界的玉帝,自稱為“天子”,迎合、讨好了一衆闡教神仙,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末代人王-纣王。從此之後,人間再無人王,隻有“天子”,天人之間不再平起平坐,人間帝王必須向天帝稱子,神仙們從此高高在上。是以有人說,武王雖然得到了江山,但是卻出賣了人族,比纣王更加可恨。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其實,它真正的背景是——封神大戰。因為在封神大戰裡,武王拜姜子牙為“尚父”,又在一衆神仙的近似脅迫擺弄下,自稱為“天子”,進而籠絡了闡教神仙,取得了勝利。反觀纣王的陣營呢,自始至終都隻是以人王的身份和截教神仙們打交道,僅僅是禮遇而已,把人王的氣質這一塊兒給拿捏得死死的。

是以,從人族的地位來講,纣王在面對神仙們的時候,表現得極有氣節。文王在世的時候,還能和神仙們勉強平起平坐;輪到了武王之後,直接成了“二狗子”,一副奴才相,讓人族的尊貴地位喪失殆盡。

這就是“纣王之後,人間再無人王”的說法由來。

“纣王之後,人間再無人王”的說法,在封神演義中站得住腳嗎?

但實際上,這一說法是非常站不住腳的。在《封神演義》的“第一回 纣王女娲宮進香”裡,關于纣王的引文就有這麼一段話:“後帝乙在位叁十年而崩,托孤與太師聞仲,随立壽王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是以你看,在《封神演義》裡面對纣王的稱呼也是“天子”。是以說,纣王在當時也是“天子”,而不是最後一位人王。

如果說,自武王之後,人間帝王便不能再與天帝平起平坐,又經不起推敲。唐代盛行一個神鬼傳說的人物——天師鐘馗。話說,鐘馗因豹頭環眼,鐵面虬鬓,相貌奇醜,導緻他狀元落選。鐘馗一怒之下,頭撞殿柱而死。此後,唐明皇睡夢中見到小鬼作祟,卻有一大鬼捉住小鬼,鎮壓了邪事。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大鬼就是鐘馗。于是,鐘馗捉鬼的事迹就流傳了下來,德宗就敕封他為“驅魔大神”,遍行天下“斬妖驅邪”。在一些小說轶事中有提到,由于人間帝王敕封了鐘馗在前,導緻後來,天帝不得不冊封了相應的仙位,令他巡視人間,蕩除魑魅魍魉。是以說,從這一點上來講,人王的地位和話語權還是很受天界重視的。類似的例子并不少見,比如說,曆代人王對武聖關羽的不斷敕封,導緻他的地位在仙界不斷上升,直至被稱為“關聖帝君”。

“纣王之後,人間再無人王”的說法,在封神演義中站得住腳嗎?

那麼,“人王”或“人皇”之說到底從何而來呢?是從曆史上的“三皇五帝”流傳下來的。在《封神演義》中,“三皇”是火雲洞的三位聖人,分别是伏羲、神農和軒轅,他們的地位堪比道家三清、女娲等人,明顯要比玉帝高。在“五帝”中,比較公認的有黃帝、颛顼、帝喾、堯、舜,卻沒有大禹。禹并非是三皇五帝之一,而禹的兒子啟終結了禅讓制之後,開啟了“家天下”。是以說,從禹開始,曆代人王已經不能再以“皇”和“帝”來稱呼了,地位已經明顯下降。是以從這一點來說,“纣王是最後一位人王”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

此外,還有一個說法:自商周封神大戰之後,人神兩界徹底斷絕了來往。但是,你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在公元前6世紀前後的百餘年裡,諸聖齊出,包括釋迦文佛,孔聖,老子,幾乎近2500年來的文明和教派都是從那時候開啟的。從此之後,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各有法脈傳承至今,留下了人神感應道交的脈絡。

這又是為什麼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讨論!關注我,後續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