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曹寅,他到底是康熙皇帝的谁(二)

昨天咱说了魏东亭是个凭空杜撰的人物,他的真实原型是曹寅。而曹寅与康熙皇帝关系铁到什么程度,咱通过康熙给曹寅的信件就能看出来。

首先说,康熙皇帝给曹寅的信件有一个显著而独有的标志,那就是在信里画上一朵小红花,旁边注上三个字,知道了。这在康熙给文武官员的信件当中,绝无仅有的。再者,曹寅闹疟疾,康熙居然派出八百里加急命人给曹寅送金鸡纳霜,还在信中嘱咐药物的用法,什么时候吃,吃多少,怎么吃!让一个皇帝如此关心的臣子,估计除曹寅之外也没谁了?那话说到这,这曹寅究竟是康熙的谁?怎么就关系这么铁,这么受康熙的重视和关心呢?

说道康熙与曹寅的关系,曹寅是正白旗的包衣,这个包衣就是奴才的意思!那时候满人抓了不少汉人俘虏,让他们给满人做事这就叫包衣。曹寅的祖父就是这么回事。后来,正白旗也划归皇帝直接管辖,成为了上三旗,自然而然的,曹寅家族也就成了皇家的包衣。也就在曹寅小时候,曹寅的母亲成了康熙的乳母,这样一来,要说曹寅和康熙是发小,一起长大确实是一点也不假。这就跟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魏东亭的描写一样的。正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康熙对曹寅非常了解,他也看出来曹寅的办事能力和对自己的耿耿忠心。因此,在康熙掌权没多久就让曹寅担任江宁织造。

江宁哪儿啊?现在的南京。虽然织造这个官不大,看着又没什么实权,但是对康熙来说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织造,外人看来就是给皇家做衣服,其实不然,他还掌握着江南采购铜材,管理粮食价格,包括后来康熙让曹寅监督盐政,你看看,哪一样都是大清国的命脉!在这些方面,曹寅都做得非常好,兢兢业业的,深得康熙皇帝的满意。要不为什么单独会给曹寅的奏折中小红花呢!

除此之外,曹寅还是康熙皇帝安插在江南的“金牌卧底小密探”。专门给康熙做秘密汇报的。早在1697年,曹寅就已经秘密向康熙汇报过江南的情况了,诸如米价呀,农业,地方状况等等。包括退休江宁的大学士户部原尚书熊赐履在家,康熙都问曹寅,熊赐履近况如何?你看看,不但让曹寅盯着地方,连人都盯着。说如果单凭这奏折就说曹寅密探说服力不大,毕竟皇帝给官员打听地方情况很正常的。但是康熙皇帝1704年给曹寅有封回信,你听了就知道正不正常了!说: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看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不是潜伏,要不是关系好能这么说吗?不可能!

再者,康熙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住在曹寅家里,一个是体现关系好,再者主要是当面听取曹寅对江南情况的汇报。曹寅在康熙心中的位置就连后来的雍正皇帝都知道。因为康熙曾经当众说过一句话,“无曹寅就无江南”!这句话得有多深的内涵!可见康熙对曹寅的信任和关系好的程度。当然,正因为和康熙的关系,曹寅家资巨富,从中也捞了不少钱,显赫一时。这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就能看出来。因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就是写的自己家的事儿吗?康熙呢?知道吗?都知道!只是不说罢了!包括后来国库亏空,曹寅因为接待康熙皇帝下江南借了不少钱,还不上,康熙皇帝一再出面让他不着急慢慢还。1712年,曹寅得了伤寒后又转化成疟疾,康熙还派人八百里加急给曹寅送药,只可惜药没送到曹寅就去世了,让康熙悲痛不已。

曹寅的去世预示着曹家奔向没落,康熙在保着钱不还,康熙死了,雍正继位,欠的钱迟早是要还的。这才抄了曹寅的家。所以说,曹寅和康熙的关系远比电视剧康熙和魏东亭的关系要近得多。他不但是能臣,干臣,同样还是康熙的心腹耳目,还是好哥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