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武术冠军黄巨龙
2015年3月12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上,玉林博白的黄巨龙一举夺得南拳、大刀、双节棍三项世界冠军。
上世纪三十年代,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掌握广西军政的时期,提出“三自”和“三寓”政策,以“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标榜,强化对学生和民团的组织和军事训练。在提倡体育方面,偏重国术(即武术)、射击、田径和游泳,轻视球类运动。
广西国术馆
1933年,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来南宁提倡国术,同他一起来的国术人员为广西当局留用了一些人,以教练警察和军队的国术,并筹备设立广西国术馆。
中央国术馆第一任馆长张之江
1934年10月,南宁国术研究社成立。社长为当时的广西省会公安局局长周炳南,以民生路民众俱乐部(现今南宁饭店内)为社址,内设教务、事务两部,操场有六处,招收学员学习国术。曾经办过两期训练班,每期八个月卒业,教授课目除了拳、棒、刀、枪之外,另习刺枪术、战刀术及摔角(即摔跤)。1935年11月该社合并于广西国术馆。
广西国术馆于1935年4月正式成立。馆长为白崇禧兼,副馆长为李朝芳、王赞斌(均是桂系将领)。原中央国术馆拳师马裕甫任教导长,李光恩为总教官,馆址亦设在民众俱乐部内。
该馆曾于1935年6月开办国术训练班,学员120名,是由各县选送,一、二等县各送2名,三等以下各县选送1名。参加者须考试及格方可录取。学员男女兼收,年龄18至30岁,初中毕业或相当的文化程度均可自由报名。学员全年的被服装具津贴等各费每名170.5元,由各县负担。
学习的课程为分:
(1)学科:党义、建设纲领、三自政策、民团章则、国术学、卫生学、军事学
(2)术科:腿法、拳术练步拳、新武术拳脚科、形意拳、太极拳、八极拳、新武术摔角科、揸拳
(3)器械:三木剑、新式武捧科、梅花刀、六合枪、战刀
(4)竞技:摔角、刺枪、劈剑、拳脚对击、器械对击
(5)选修:绵拳、醉罗汉、醉八仙、醉拳、猴拳、大关刀、双刀、锁花枪、扩手枪、擒拿法、十八样军器对拆
(6)军事训练
学习期为一年,每三个月举行甄别考试一次,不合格者退回原县。期终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学员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各县去当教练。
1936年初,中央国术馆又派范之芳、范之正姐妹来该馆担任教师,提倡女子锻炼国术。
双冠王涂方祥
2014年8月2日,在海南省鳌拜举办的全国武术太极拳大赛上,来自广西林业集团的涂方祥斩获陈式太极拳、双节棍两枚金牌并获得最佳技术奖
南宁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是群众性团体,它的组织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以研究体育、发扬民族精神为宗旨。南宁精武体育会的创办人兼总教练是陈鸿书,1930年冬他来到南宁筹备,1931年10月正式成立。会址设在会馆街(后称博爱街,今壮志路)顺德书院,设备有国技场、篮球场、网球场及在邕江河面上建有水上游泳池。
首届会长是商人黄佩候,其后罗仲伊、宋伸甫、李发、唐超寰等都担任过会长。还聘请军政要人如李宗仁、白崇禧、叶琪、夏威、韦永成等先后担任过名誉会长。教练员方面有李连元、徐静波、劳神、周权、严长庚、白凤珍(女)、卢筱莲(女)等。
该会在南宁办过多次国术训练班和游泳训练班。会员最多时,有五百多人,女会员经常有几十人。1933年曾经在新会书院成立分会,由陈鸿书兼分会会长,有段时间陈鸿书离开后,由白崇晖主持会务兼总教练。精武会的会址曾经先后搬迁在仁爱路(现万达广场前七岔路口至民生广场一带)临江会馆,民生路浙江乡祠。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国术馆停办以后,精武会即迁到民众俱乐部内。
”空手进双枪“
成立于2002年的广西体操武术运动发展中心武术馆内,运动员在认真训练
广西国术馆和南宁精武体育会都是以传授派北派拳术为主,为北拳传入广西的主要渠道。他们在广西解放前对提倡国术方面,曾经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曾召开过两次国术运动会。
深度了解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