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看过余华写的《活着》,奈何自己沉淀不够,也不甚明白其活着之意义,在此落下拙笔一二。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主人公福贵,从一个吃喝嫖赌的少爷沦落到为糊口而下田种地的平民百姓。
然而世事不遂人愿,自己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经历过九死一生。他见过那血肉模糊的尸体,见过活生生的人瞬间长眠不起。他要活着,他要回家,妻子儿女是他活下去的信念。
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因高烧无钱治病成为哑巴,母亲早已病死,家里也一穷二白。好在福贵身体健康,吃苦耐劳。
当家中状况逐渐变好时,福贵的儿子却因献血过多意外身亡。命运之轮开始转动,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妻子家珍生病离世,女儿凤霞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外孙苦根吃豆子噎死。
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子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或许读此小说会觉得荒诞无稽,毕竟于和平时代亲人接二而三的离开世间,概率甚小。
作者借此荒诞无稽的故事,向我们表达何为“向死而生”。何为“活着”。
有时候不禁深思,《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经历亲人一个接一个离世,最后唯独他一人活在世间。那么福贵又是为什么而活?
余华在《活着》自序中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福贵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苦难,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我想,活着就是单纯的活下去,以生存为目的。
然而倘若说活着的意义,我想这个问题也许有无数个答案,也许没有答案。每个人活着的意义都不一样。
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还有那句“每个人既生于世必有其独特的用处”。我们活着也是为了去实现其人生价值。
有时父母会对孩子说∶“我努力挣钱都是为了你。”我想活着,也是责任,也是义务。
活着的意义应由我们自己去赋予,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