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作者:浮世人物志

电影《杨贵妃》作为第一部港日合拍片,它的导演是著名的沟口健二,于 1955 年由邵氏和日本的大映共同摄制。

当时的邵氏投资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日本先进的彩色片摄制技术,作为沟口健二导演的晚期作品,这部电影从诞生之初就被贴上了平庸的标签,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h1>

佐藤忠男在《沟口健二的世界》一书中对《杨贵妃》这部电影有过这样的评价:“由于缺乏资料,试图重现古代中国风俗的愿望终于落空,只能凭借荒唐无稽的杜撰”。

在佐藤忠男的评价中,他从始至终认为这部电影不过一场闹剧,很难与沟口健二严肃的风格划上等号。

很显然,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佐藤忠男对于《杨贵妃》这部电影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仅仅用数句话就对这部电影一笔带过。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不过这对于一个史学家来说是不负责的做法,因为没有对影片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主观印象未免有失偏颇。

至于佐藤忠男所说的盛唐时代特征以及杨贵妃故事真实性,应该是史学家需要考虑的范畴,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这些东西并非需要去斤斤计较。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其实这里面更牵扯出一个更加难以判断的问题,那便是中日双方史学界对盛唐文化的理解问题。

沟口健二,作为一个日本导演去拍摄《杨贵妃》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对电影中唐朝的中国风格产生怀疑,虽然有来自中国的历史顾问指导。

而佐藤忠男正是基于这样的评价认为这部电影不过是一场闹剧,但是他或许忘了分析这部电影故事与沟口健二其他故事作品的差别。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所以他以沟口健二导演固有作品的特点来判定这部电影的好坏,无疑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的,对于一个影评人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研究作品本身,而并非在此之前就对作品匆匆下定义。

被定义为平庸之作的《杨贵妃》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吗?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h1>

在沟口健二的《杨贵妃》这部电影进行解读之前,我们或许需要对“盛唐”一词有着自己的认知。

盛唐不仅是中国心中的骄傲,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历史的美好进行夸大似乎是人之常情。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不过若是仔细研读这部电影之后,会发现沟口健二在描写盛唐景象时极其谨慎,从电影中杨贵妃的出场就可以看出。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来说固然要尊重历史,但是在电影中添加创作者理解的历史也是极为重要的,不然还不如去通读史书。

在《杨贵妃》这部电影中,沟口健二力求去除杨贵妃的历史光环,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进而体现电影情境的真实性。

于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典型的“沟口式”女主,出身低微,而又单纯善良。

在随后的故事发展中,沟口健二也没有进行百分之百的中国历史记载,包括1962年的《杨贵妃》中也进行了野史记载的表达。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例如杨贵妃离宫这一情节,在1962版电影将其解释为杨贵妃与梅妃产生争执,进而唐玄宗对其做出惩罚,这也成为了该部电影中最精彩的桥段?

何解?

对于1962版《杨贵妃》中这样的虚构情节并没有任何人去进行指责,而对于沟口健二的创作性表达却有无数人认为是不恰当,归根结底是偏见导致的。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相比之下,在重构人物方面,沟口健二显然走的更为深远,他不仅重构了杨贵妃、唐玄宗,就连杨国忠、安禄山也成为其创作性表达的对象。

唐玄宗在电影中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于是安禄山为了讨好这位帝国的最高掌控者,和杨国忠密谋将杨贵妃送给唐玄宗。

对于杨贵妃来说,她不知道自己入宫之后的命运如何,但是为了家族,她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不过初进宫的杨贵妃是幸运的,皇帝与她之间产生了令人羡慕的爱情,一片恩爱的画面着实令人羡慕。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越来越大了,而两人又都是嚣张跋扈之人,谁都不肯退一步。

杨贵妃深知二人的嚣张完全都是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于是便向唐玄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这次唐玄宗并没有理解贵妃的想法,杨贵妃在几番思索之下决定离宫。

唐玄宗在杨贵妃离宫之后,对她的思念之情日渐强烈,不久之后便将杨贵妃召回了宫,但是此时的朝堂形势已经不受唐玄宗的控制,安禄山选择起兵谋反,皇室众人仓皇逃离都城。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愤恨之声,他们认为都是杨贵妃的罪过,于是杨贵妃最终被缢死在马嵬坡。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无论是在历史的记载中还是在沟口健二的电影中,杨国忠和安禄山都是作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配角存在。

此外沟口健二还想通过对此二人的重构来表明自己的历史与政治逻辑:玩弄权术者无非是安禄山和杨国忠这两种人,前者孔武有力、野心勃勃,后者则善于隐忍,一旦得势则会极其野蛮。

作为典型的“沟口式”男主角,唐玄宗与杨贵妃一样身不由己,被朝堂之上的各种势力左右自己的选择。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有过一段单纯的感情的设定,使得《杨贵妃》这部电影中人物的刻画显得更加真实,未尝不是一个可贵的选择。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h1>

的确在《杨贵妃》这部电影中的确存在单一的感情线表达,但是细品之下这样的感情线或许并非单一,因为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感情线中隐藏着很多东西。

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相识本就处于一个政治阴谋当中,即便如此两人甚至还差点擦肩而过。

对音乐有着共同的爱好,使得两人走到了一起,由此两人的确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不过随着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越深,杨家人逐渐嚣张跋扈起来,这使得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出现了裂痕。

对于沟口健二电影中的杨贵妃来说,此时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那便是感情生活中的磕磕绊绊。

在沟口健二所导演的电影后半部分,唐玄宗因为听信奸臣的谗言以及自己性格中的软弱因素而痛失杨贵妃。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杨贵妃则选择有尊严的死法——自缢,在这种描述之下,杨贵妃最终的结局俨然成为一个凄美悲凉的爱情故事。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终日把自己困在一个空荡荡的大房间之中,因为对于唐玄宗来说这可能是他所经历的最真实的一段感情。

所以对于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沟口健二是怀着极大的悲悯之心进行处理的,诚然这是一个纯“沟口式”的表达,但是也避免人云亦云式的描述。

在沟口健二对电影中人物的重构中,这种东方式审美韵味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不应该对其进行过多指责。

日本视野中的电影《杨贵妃》:沟口健二的平庸与误读01 佐藤忠男对《杨贵妃》平庸的定义02 既有历史也有虚构的创作解读03 沟口健二独特的东方美学:以家国悲剧为核心

就像日本导演黑泽明改编的莎士比亚系列故事,我们也无法不去看影片本身,而直接指责其缺乏英国韵味一般。

作者:空境勿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