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假如德军占领莫斯科,苏联会灭国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会心里默念一句:“历史没有假设”。但是老话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现在我们就当这个假设成立,将目光重新聚焦在1941年10月,看看结果是否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吗?

假如德军占领莫斯科,苏联会灭国吗?

首先是这场战争即便是胜利,德军也会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影响莫斯科战争胜利的因素太多了,我简单总结了以下五点:

一是在战争初期,德军高层就先攻打莫斯科还是乌克兰这一问题上做了很大的争吵,双方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希特勒为首元首派,另一派是以前方将领古德安里为首的速战派。希特勒认为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产品对德军非常重要,而且乌克兰的苏联红军对德军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所以德军最终在希特勒的主张下决定先打乌克兰,而这一决策给苏军留下了缓冲调整的时间。

二是苏联著名的特工理查德·佐尔格为苏军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一是德国将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二是日本的战略性决策东进还是南进,在日本高层作出后几个小时便出现在斯大林的办公桌上。这两个情报让斯大林有了提前防御的准备,同时也将远东的几十个师的兵力火速加入到莫斯科的保卫战争中。

假如德军占领莫斯科,苏联会灭国吗?

三是1941年11月7日,苏联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数十万的红军官兵走过主席台接受了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的检阅,这场阅兵一定程度上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这就跟我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巨鹿之战中项羽所带来的部队破釜沉舟一幕很像,切断一切后路,剩下的只有无所畏惧的冲锋。苏联的红场阅兵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四是德军的后勤问题。德军早在攻打到斯摩棱斯克的时候,其后勤补给问题就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尽管高层将进攻重点转向了两翼,得空加强中央方向上的后勤补给线,同时也将铁路线修到了斯摩棱斯克。但现在德军目前又在此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上百公里,而且这次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又空前强大,这一系列问题使得德军的后勤补给的压力骤增,后期即便大大减少甚至放弃了食物、冬装的运输,全力输送武器和弹药也依旧不能满足前线的需求。并且对德国而言早已没有了后备军早补充兵力,最后一次大规模补充在莫斯科战役发起前,这就意味着前线德军每伤亡一个人,就降低一分战斗力。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莫斯科苏军一直在得到源源不断的新锐部队,不仅弥补了前线的损失,甚至在莫斯科近郊还组建了一条新的防线。

五便是众所周知的天气的影响。入冬的寒冷让身穿单薄衣服的德军损失惨重。

基于上面的五点,德军在攻打莫斯科的时候面对不再是毫无防备的苏联红军,而是有了一定防卫后备充足并且是无所畏惧的苏联红军,这注定德军尽管胜利也是伴随着付出沉重代价的胜利,而这之后,德军是否能在敌人的家园守卫住这费劲全力攻下的莫斯科,并且继续攻打下一座城池吗?很显然这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不是百分百,甚至是百分之五十都很难说。

其次有人可能会说,放眼全局,莫斯科此时是苏联全国的交通枢纽,所有铁路汇聚的地方,如果失去莫斯科,苏联会失去统一的后勤和军队运输体系,对苏军整体战略方针来说这个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作为首都的莫斯科,被占了后会严重打击军民士气。面对这种双重打击,尽管德军损失惨重,但是面对士气堕落且失去统一的后勤和军队运输体系,德军或许能守住呢?

其实这个推理也很好被反驳,就拿我们国家来说,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陷南京,当时的南京对国民党来说,那是首都,更是其最高行政机关——南京国民政府的所在地,是其统辖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失守南京,我们也没有见国民党直接向日本投降,而是重新撤离到另外一个城市继续建立一个政府与之对抗。当时的日本面对一盘散沙并且还有甘当走狗的汉奸为之卖命,我们也没有见日本能够在短时间内占领中国,更何况一群血气方刚的苏军呢?

假如德军占领莫斯科,苏联会灭国吗?

德军在攻打莫斯科失败后,决定趁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并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在1942年9月12日,德军集结50多个师的兵力,其中直接攻打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有13个师17万人之多,这没有包括装备,但是就这样,德军依旧没有攻打下来,反而损失惨重。苏军面对强大的德军采用“和稀泥”的巷战战术,顽强抵抗最终取得胜利。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自古到今,正义最终肯定会战胜非正义,得民心者得天下。法西斯本就是非人类的邪恶的,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反抗就有战争,德军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么他最终得到的就只会是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