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作者:元历史

1976年是充满悲伤的一年,一月周恩来总理去世,九月毛泽东主席去世。两位伟人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面对他们的离世,举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悲痛的氛围之中。虽然人固有一死,但是依旧希望他们可以再多一些时间。

他们的病痛与多年的劳累脱不了干系,他们为人民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正是前辈们负重前行,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多想让伟人们目睹现在的中华大地,一条巨龙正雄踞在东方。祖国日益强大,一举成为世界强国,人民再不会受到不公的对待。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病重期间毛主席泪如泉涌,说出了生平的一大憾事,至今还没实现。那便是台湾问题未能解决,最终成为了毛主席心中的一大憾事。毛主席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国家和人民。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一、悠久历史</h1>

早在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兵抵达台湾,台湾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有关史料记载开始提及台湾。当时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事情是卫温浮海求夷洲,夷州指的便是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意义重大的航海行动,不仅突出航海技术的成熟,而且证明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隋炀帝时期,朝廷三次派人前往台湾,意在安抚百姓。随后,大陆与台湾开始进行小型贸易活动,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这无疑是在为后续的管辖做铺垫,虽然各朝各代的制度规定各不相同,但是在台湾的问题上却难得一致,甚至像一场持久的接力战。

唐宋时期,百姓常年深受战乱的痛苦,沿海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向台湾移居。一时之间,台湾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好地方。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与大陆的联系日益密切。到达台湾的人们带去了自己的耕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台湾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成就。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元朝时期,朝廷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力度,开始建设“巡检司”,这是对于台湾管辖的雏形。起初,忽必烈在台湾招收新兵,但是念及他们远离家乡便又将他们释放回家。实际上,这是忽必烈笼络人心的方法之一。

明朝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友好往来达到巅峰,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一片祥和的景象。移居到台湾的人们无不安居乐业,并且帮助台湾建立完整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的经济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确立了对台湾的正式管辖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以武力方式统一台湾,平定叛乱。朝廷对于台湾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积极争取台湾民众的心,所派遣的驻军与百姓和平相处其乐融融。这一时期开始发展台湾的文化和教育建设,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重点,并且开始进行科举考试以选拔人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二、殖民时期</h1>

台湾本是一片乐土,奈何却被一群侵略者牢牢地盯上了。16世纪时,西班牙和荷兰开始侵占台湾部分地区,最终被赶走。鸦片战争后,台湾的一些地区相继被迫开放。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台湾的危机才真正到来。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不幸战败,台湾因此被割让给日本,开始了长达50年之久的殖民时期。台湾部分民众和清军不甘心沦为亡国奴,多次进行反抗。他们没有弹药粮草,没有支援部队,但是依旧满怀信念与侵略者斗争。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没能留下性命,但是应该受到万世敬仰。日本侵略者在台湾期间残害人民,屠杀了许多同胞。五十年间,台湾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他们将自己的爱国情怀溢于言表,坚决守护中华民族的气节。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将台湾归还给中国。五十年的黑暗时光就此结束,许多民众喜极而泣,这其中的磨难只有他们心知肚明。但是台湾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台湾始终是祖国母亲的孩子,任何人不能动摇这一观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1">三、终成遗憾</h1>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开始进行内战。解放军集中兵力,发挥优势,巧妙地歼灭敌军。尽管在各方面武器远不及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解放军依旧取得了一次次胜利。随着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爆发,国民党政权不复存在。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人民普遍支持共产党并且积极帮助解放军保障后勤资源,这样得民心的部队怎能不赢得胜利?蒋介石战败后,带领一些部下逃跑到台湾,开始向美国靠拢。台湾和大陆再次陷入分离割据的状态,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毛主席本想一举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避免他们暗中作祟。奈何新中国成立在即,大大小小的事务急待处理。国家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在战后把握好经济复苏才是关键。于是,毛主席只能暂时放弃这一想法,却没想到成为最大的遗憾。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蒋介石并非安稳度日之辈,他与美国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甚至想要在开国大典上制造事故。当然这只是他的想法,开国大典依旧顺利举行。毛主席深谙蒋介石与美国之间的小动作,于是在中美建交的前期便指出这一问题,希望美国停止对台湾问题的介入。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国家的视线转移到边境地区,大部分解放军前往支援。对于台湾方面的关注慢慢减少,蒋介石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建国初期曾经出现过许多错误道路,毛主席最终没能完成心愿。台湾问题一直持续到今天,台湾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四、总结</h1>

毛主席一生都在致力于为人民谋福利,他一直担心着台湾问题,遗憾自己没能解决。相信台湾问题总有一天会不复存在,台湾和大陆再不会彼此分离。中华民族从不会畏惧困难,从抗战到内战,人们丝毫没有退缩。疫情当前,众志成城,共同将中华大地变成最安全的地方。

毛主席的领导是至关重要的,他带领着中国走向正确的道路。他一次次出其不意的战术指挥使得战争胜利,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是人们最敬佩的人。正是国家不断地涌现出优秀的领导人,经济等方面才会不断地蓬勃发展。并不是谁都能胜任领导的位置,向毛主席致敬。

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前流泪感叹,台湾问题是自己心中一大憾事一、悠久历史二、殖民时期三、终成遗憾四、总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