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00多万吨塑料垃圾流向海洋,让我们以举手之劳留住自然之美

今天是2020年母亲节,谨以此文献给孕育了人类和无数动植物的大自然母亲。

去年陪父母到鼓浪屿旅游,在皓月园门口,一件用塑料瓶制成的艺术作品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这些塑料瓶都是从海洋中捡拾回来的污染垃圾,瓶身被刷成了深蓝色,整体组成了一只海豚的形状。是的,每年正是这些塑料垃圾,伤害了无数海洋生物,包括海豚、海龟、深海鱼类,它们或被塑料碎片割伤了食道,或被塑料袋缠住身体,再也不能快乐地嬉戏游逐。

800多万吨塑料垃圾流向海洋,让我们以举手之劳留住自然之美

大海虽不会发声,但浑浊的海水是大海的眼泪,频发的海啸是她的哀鸣——“请救救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我们一片安静的蔚蓝!”

中国已经在积极开展海洋垃圾治理行动。针对“白色污染”,我国从2008年6月就开始施行“限塑令”。国家发改委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期限。在禁限部分塑料用品的同时,还提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方便群众生活。

800多万吨塑料垃圾流向海洋,让我们以举手之劳留住自然之美

与此同时,我国还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纳入了“湾长制”试点工作,禁止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入海。同时,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开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控示范。比如,依据《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开展了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的综合治理等。这些都为防止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有力举措都说明了国家治理塑料污染的强大决心,也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光明前景。但在现实生活中,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努力减少白色垃圾的污染,共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要知道,这些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极难分解,甚至需要长达几百年的时间。

目前,全球每年有总计800万吨塑料垃圾被扔进海洋,成为毒害海洋生物的“杀手”,它们还会通过鱼类进入人类的身体。更可怕的是,在全球经济论坛的报告中,专家们预测到2050年塑料垃圾的总量甚至会超过海洋鱼类!海洋垃圾的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

800多万吨塑料垃圾流向海洋,让我们以举手之劳留住自然之美

除了国家和环保组织外,个人对环境治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很多艺术家将环保理念融入作品设计成了艺术品,或拍摄成纪录片、电影,写成了文学作品等等。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点滴做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垃圾的排放。比如,去超市时自带环保购物袋,出门携带保温杯,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点外卖,少用塑料袋,去海边游玩不乱扔塑料瓶,在家中用玻璃制品替代塑料制品等等。

每个人从改变日常习惯做起,减少白色垃圾污染。让我们共同将环保理念转为实践,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举手之劳留住自然之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