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说起好吃的糕点,

镇江绝对是一个拥有众多

好吃糕点的城市之一!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来镇江不吃糕点,差不多也算是白来了。它热气腾腾的时候,泛着人间有味的清欢,凉透以后又有一种喜庆欢腾的东西在作祟。一口下去,满嘴的香、甜、软、糯,韧劲满满!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镇江人与糕点的渊源

清代顾张思《土风录》卷六“点心”条下云:“小食曰点心。”

《唐书》记载:唐郑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谓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同书又引周晖《北辕录》云:“洗漱冠饰毕,点心已至。

“晨馔”也就是早饭,由此可知,古时点心不仅指糕点,亦包含馒头、馄饨、包子等。

镇江人喜爱的传统糕点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蜂糖糕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蜂糖糕,用发面在笼屉内蒸熟,相当于一只笼的大小, 摊平于蒸笼内,面上嵌红枣、红丝绿丝,切开后里面充满状如蜂窝的孔洞,蜂糖糕的名称由此而来。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镇江宴春酒楼、同兴楼等名店制成的蜂糖糕绵软可口,既甜又香,生意红火,远近闻名。这一看似平常手艺的点心,在外地却很少能吃到。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云片糕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会把云片糕作为茶点或者甜点,摆到桌子上与亲友一起分享。在镇江民间祝寿、生子都要带上它,寓意步步高。其特点是质地滋润细软,犹如凝脂,小编小时候一直很喜欢,走亲戚时吃得停不下来。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大京果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大京果是镇江糕点中的常年品种,但到了过年时又是时令食品。镇江京果吸取了南北风味之长,香甜酥脆,系用面粉、糯米粉、白糖、香料、植物油等拌和发酵,搓成条状后,切成寸把长,再搓成圆条经油炸而成。也有在京果经油炸起锅时,即拌和白糖、淀粉熬制的粉状物,俗称“雪果”,亦称“金裹银”。

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点大京果回家讨个吉利,这已经成了镇江人的风俗习惯。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京江饣齐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京江饣齐,镇江地域方言里,“江”要念成“刚”,“饣齐”这个字《辞海》和许多字典里是都查不到的,只有清代张玉书主编的《康熙字典·食部》里记载。《康熙字典》为何收有“饣齐”字?因为主编张玉书是镇江人,旧居在南门大街的张家巷。他把家乡方言添注拼音,载于《康熙字典》,应该是乡土情怀了。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制作京江饣齐的诀窍全在手艺和火工上。制作京江饣齐的时候,将加油的面粉揉成小团,呈馒头样,用刀轻轻切成六角形,然后贴进炉壁或推进烘炉,一会儿就飘出香味,铲下就可以吃了。才出炉的京江饣齐像立体雪花状,六只棱角分明,吃起来松软香脆,还可掰开,用开水和肉汤泡着吃。还有一种喷洒红糖水,熟了呈红色的糖饣齐,那种会更易于消化,是妇女生养后的滋补食品。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蛤蟆酥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蛤蟆酥实在令人赞叹不已。看外表,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内里层层相叠,薄如蝉翼;吃起来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蛤蟆酥,离地1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可见一斑。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蛤蟆酥适合干食,吃在口中香酥松脆,当然,它也可以水泡,吃起来则清香爽口。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松糕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吃刚蒸好的松糕,那种既甜又香又烫的记忆是童年的,到中年都忘不了。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尤其是镇江斜桥街这一家,除了经典松糕还有其他的种类,时间在变味道不变,老板始终坚持自己动手,纯手工制作,不掺水分,现场做现场卖。一到放学下班点,小摊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另外,镇江新生食品厂门市部和牛奶厂门市部供应的松糕颇有特色,有点像西式糕点,松仁、赤豆、核桃、蜜饯、红丝绿丝等排列在面上,多半用于礼赠亲朋好友的,放几天后就会发硬,再次上笼蒸后,质地依然蓬松并不影响美味。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童儿糕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镇江街头及菜场附近摊子上卖的童儿糕是给孩童吃的糕。童儿糕的制作方法独具特色。将拌和好的米粉,用蚌壳铲之,均匀地撒入木制杯状的蒸模中,以鹅毛尾羽刮平,盖上模盖。用鹅毛尾羽另一头的管尖通一下模底气孔,放在沸水炉上蒸,约三五分钟,便能倒出一块细的松软的糕来。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现蒸出来的童儿糕,带着米谷清香,入口松软,尤其适合乳水不足的小儿食用。童儿糕有两种吃法:一是用开水调,放糖加麻油,另一种就是将刚蒸出来的童儿糕压扁包糖趁热吃。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八宝饭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选用上等的核桃仁,配上颗颗饱满的新疆蜜枣和些许红绿丝,蒸好的糯米饭里面再加点自制的手工豆沙,最后再装进准备好的包装盒里。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过年过节的时候,从冰箱拿出来一蒸,就能成为饭桌上的压轴甜点,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身体健康、吉祥美好。

镇江人的糕点老字号

镇江市糕点厂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1927年,徐振荣、褚元良等开办爵禄茶食店;

1956年,五条街茶食店合并为镇江糕点厂;

1966年,糕点厂搬移贺家弄196号至今。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每逢节日,大伙儿置办的美食里,糕点厂生产出来的传统糕点备受“老镇江”喜爱。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吃到正宗的镇江本地传统糕点,糕点厂20几位师傅们加班加点,铆足劲加紧生产。然而,师傅们大多已经60多岁,糕点供不应求的背后是老师傅们对“镇江老味道”的坚守。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走进生产车间里,师傅们穿着白色工作服在“幕后”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自己手头事情。在锅炉旁边,一位师傅拿着碗盛着煮好的甜糯米,撒上核桃仁、芝麻、桂圆肉、红梅丝等,制作卖相清新的八宝饭;再往里走,一位师傅正在制作云片糕——揉粉,让糖浆和糯米粉完美融合,继而定型、蒸熟;另一头,三位师傅分工明确,分别在装袋、称重、封口,将大京果一袋袋包装好……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地址:镇江市正东路贺家弄196号

我们吃的是镇江糕点厂这个老底子的味儿,更是老镇江的味儿。师傅们揉的这股劲,是粉的韧劲,也是大伙迎来新年的劲头。

老镇江传统糕点,狂甩网红甜品十条街!

来源:镇江市文广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