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绛的儿子魏嬴,魏嬴在魏绛还没交出家主之位的时候,就死了,魏氏由魏绛的孙子、魏嬴的儿子魏舒继承魏氏家主之位,魏舒生活的时期正是晋平公、晋昭公时期,在魏舒手里,魏氏稳定了魏氏在晋国的地位,在魏舒手里,魏氏茁壮成长为一条巨龙,成了六卿之一。魏舒也是魏氏第一个出任晋国执政的人,魏氏成了真正豪门。
栾盈覆灭得曲沃之地

魏舒是生活在晋平公、晋昭公和晋顷公年间,从晋文公到晋悼公晋国经过七代君主的努力,将晋国发展为天下霸主,晋国国力达到顶峰,晋平公抓了一手好牌,他没有学秦始皇奋七世之余烈,反而非常爱好和平,并培养了三大爱好,豪宅、美女和音乐,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文化建设上。每天都砍人的生活多无趣啊,好好过日子不香吗?于是晋平公跟楚国举行了弭兵大会,共享霸权。
但是已经砍人砍了几代人的晋国大臣们还没有从砍人的节奏中转换到太平生活节奏当中来,当外部的敌人消失之后,立刻将目光转向国内。首先发生冲突的是栾盈和他姥爷范匄。双方从栾盈的父亲栾黡开始,矛盾逐渐计划,到栾盈的时候已经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随时准备火拼。栾盈这个人是个不世出的豪杰,他拿出栾氏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招募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开启了养士的先河,如果不是他有一个坑儿子的妈妈栾祁,告黑状导致范匄抓到了像栾盈发难的先机,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最终导致栾盈出奔齐国。
由于栾盈到处撒钱收获了大量的晋国人心,同时范匄母女的操作太没下线了,人尽可夫都说得出口,晋国人非常同情栾盈,导致范匄一直无法将栾氏在晋国的势力彻底清除,这就给栾盈反扑提供了机会。齐庄公一直以复兴齐桓公的霸业为己任,当栾盈来投立刻抓住机会,跟栾盈定下里应外合之计。栾盈潜回栾氏老巢动员栾氏家族势力发动了对绛城范匄突袭,同时联络魏氏在首都接应栾盈入城,一起灭掉范氏。
魏绛时期,晋悼公通过扶持逐渐孤立的栾氏和底蕴不足的魏氏抗衡其他卿族,栾氏与魏氏在长期的共同奋战当中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应该说魏氏是栾氏在晋国唯一的盟友,当魏舒接见了栾盈使者之后,立刻动员了魏氏在绛城的家族武士,随时准备响应栾盈。
栾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范匄,这应该说是个天才计划,成功概率极高,当时绛城的守卫非常空虚,各大家族的武装力量都在各自领地当中,绛城极度空虚,当栾氏兵锋迫近绛城,范氏父子如果逃跑,恐怕历史将会被改写,范匄、范鞅父子久经战阵,立刻制定了正确的应对措施,范匄挟持晋平公进入宫城,利用宫城高大城墙进行防守,绛城兵力不足,范鞅立刻主张将武器分发给奴隶一起防守栾氏。冷静下来的范匄立刻就命令范鞅到魏氏家里,无论如何一定要将魏舒拉到自己的阵营,这个决定救了范氏一族的命。
当范鞅来到魏舒家里的时候,魏氏在绛城武士已经全副武装,整装待发,看到范鞅突然前来,魏舒稍有狐疑,就是这电光火石之间,范鞅立刻跳上魏舒战车,右手拔出佩剑,左手抓住魏舒的带子,将魏舒劫持,当时魏舒的司机也懵逼了,就问了一句,接下来去哪?范鞅大声答道,去宫城。于是范鞅就把魏舒劫持到宫城,魏氏的武士没有家主的命令,都不敢动。范匄看到魏舒被劫持过来,大喜过望,亲自降阶来迎,并向魏舒许诺,当平叛成功之后,将栾氏的曲沃分给魏氏,当时的魏舒应该是非常无奈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点头答应。于是魏舒临阵倒戈,加入到范氏。
栾氏杀进绛城,猛攻一夜,宫城的城墙都被攻破,栾氏家兵已经杀到晋平公居住的宫殿,最危急的时期,范鞅亲自带领敢死队拼死抵抗,天亮之后,栾氏士气三而竭,于是纷纷退出宫城。范氏的危机才算过去,这一夜魏氏是否加入战斗没有记载,我个人倾向于魏舒这一夜被范匄软禁在身边,魏氏武士由于家主被劫持,没有加入战斗。这也解释了范氏为什么在栾氏兵锋下打的为什么那么艰苦,同时也符合范匄的性格,如果当时范匄释放了魏舒,魏氏是否会如约加入范氏就不一定了,因为帮助栾氏灭了范氏,栾氏报答魏氏,可以给出比曲沃更高的价码,届时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天亮之后,栾氏家族的士兵发现自己从报私仇变成了叛乱,斗志全无,而且晋国其他家族听说栾盈发动叛乱,纷纷集结军队向绛城杀来,栾盈于是撤回曲沃死守,等待齐庄公大军,届时再战,可惜,齐国在战斗方面一直都是不靠谱的,齐庄公很快就被晋国打跑了,栾盈陷入孤军奋战的死敌,范匄带着晋国各大家族围着曲沃,开始了惨烈的曲沃之战,打了小一年的时间,曲沃被攻破,栾氏除了栾鲂逃到齐国,家族其他成员不分老弱都被范匄屠戮殆尽。曾经煊赫一时的栾氏至此覆灭。踩在栾氏尸体之上崛起的是魏氏,栾氏最大的遗产曲沃被魏氏收入囊中。至此,魏氏在实力上才有了跟其他五卿抗衡的实力。
大原之战的军事改革
公元前541年夏天,晋国北方的山戎人联合众多的狄族人(群狄)再次南下到晋国来武装旅游,抢点过冬的生活物资。此时正是魏舒执政,已经好多年没打仗的晋国人兴奋多于愤怒,他们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于是在魏舒带领下,立刻集结杀向无终国报仇,无终国看到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国有点慌,于是呼朋唤友,把群狄的盟友都叫过来抵抗晋军,双方在大原(太原西南)遭遇。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晋国人生活的山西,山西整体上是黄土高原,被太行山和黄河包围,内部沟壑纵横,散部着几个盆地,地形及其复杂。
临阵的时候,魏舒发现大原地形复杂,对手的戎狄联军是步兵,不适合晋军的战车作战方式,于是临战决定抛弃战车,而学习戎狄人使用步兵作战。当然什么时候改革都会遇到阻碍,晋军副帅荀吴的一个宠臣就坚持使用战车,魏舒说那好啊,有人愿意当鸡他来者不拒,于是砍了脑袋宣示军威。
不得不说,晋国人是春秋华夏战斗素养最高的国家,临阵改变战斗形式,追着戎狄联军一顿大砍大杀,取得战争的胜利。
魏舒对于中国军事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此以后,步兵开始被重视,正式成了中国的一个重要兵种,通过不断的迭代升级,在魏文侯时期,魏氏更是演化出魏武卒这样的重甲步兵,称霸一时。
祁氏、羊舌氏覆灭
晋昭公死后,晋国国政已经逐渐被六卿把持,六卿的实力已经超过晋国公室,政出私门,六卿的权威逐渐开始稳定。被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扶持起来平衡异性卿族的祁氏、羊舌氏竟然忘记自己的生存之道,竟然玩起了内讧,在晋顷公面前互相攻讦,晋顷公也昏庸到不行,竟然无法调和好两家的矛盾。六卿心里是乐开花了,如果晋顷公、祁氏、羊舌氏团结一致,六卿那他们还没办法,他们自己找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公元前514年,晋顷公14年,六卿将祁氏、羊舌氏给灭族了,然后将他们的领地人口分成了十个县,分给自己的孩子。晋国公室彻底被孤立。
安详离世
晋定公三年,公元前509年,魏舒以霸主执政的身份做了最后一次国际事务,集合诸侯大夫为成周修城墙,也许是感到自己生命即将终结,于是将公事交给自己的副手,自己跑到大陵泽痛痛快快的打了一次猎,在野外放了一把火,彻底的放纵了一把,在回国的路上溘然长逝。
魏舒走的应该是安详放心的,在他手里,魏氏已经拥有了不输其他五卿的实力。魏氏在他手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