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代文小说,大都是女主有金手指,或者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抓住时代的机遇,在遍地都是金的七八十年代,最后做出一番事业。
还真有一个女企业家的人生经历就和小说女主一模一样,这个人就是周晓光,浙江的女首富。
周晓光,1962年,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农村,底下还有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六十年代,什么样的光景大家都是知道的,吃不饱穿不暖,要是家里有一个工人,那都可以在村子里横着走了。
但是这个年代不仅思想落后,而且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另外还没有计划生育。周晓光明显就是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幸亏家里除了想要生一个儿子外,并没有太过苛刻女儿,周晓光读完了高中才辍学的。

周晓光就是因为家里太穷才辍学的,她是家里老大,还能幸运的读书,下面的妹妹就没那么多机会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6岁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周晓光就走出大山去打工了,她只带了二十块钱和一个木箱子。
周晓光听说浙江义乌做生意的小贩特别多,那里正改革的火热,于是她也去了义乌。周晓光的第一份生意就是在义乌码头上卖针绣花样。
周晓光一个16岁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进货跑码头,虽然是小生意,但是这份勇气实在是令人敬佩。
她就这样坚持了七年,这七年她吃过的苦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有一次还差点被拐卖。周晓光这七年吃过的苦也是有回报的,成为了一个低调的万元户。
后来遇到了她的爱人虞云新,虞云新做的生意也和她差不多,两个人都是吃过苦的人,可以评价他们为志同道合能够相互扶持的人生伴侣。
婚后周晓光和丈夫一起出资1.5万元,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这个时候正是改革发展的飞速时期,很多人都是跑去南边或者其他其他进货,然后回到故乡卖。于是这对夫妻也跑去了羊城进货,两人稍加改装,就成了新货。
义乌最出名的是啥,自然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经非常火爆了,周晓光夫妇在当时就发现人们对饰品的喜爱,两人虽然没有学过专业的设计,但是他们倒卖的饰品却成为了时尚标杆。
1995年,周晓光夫妻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了,但是周晓光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决心自己办工厂,不当商贩了。
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周晓光夫妻已经靠着做二道贩子,赚了700万,这个数字即使是放到今天也绝对不会少。
周晓光两口子就以他们的名字创办了公司,“新光饰品有限公司”,他们算是义乌的领头羊了。
后来有不少人跟着周晓光脚步走,毕竟小饰品的制作工艺太简单了,早上出的新品,到了下午可能就有另外的摊子了,这让义乌的商品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
周晓光的产业越来越大,但是她还还是不满足,她决定产业多元化发展,很多她根本不熟悉的领域都想去分一杯羹,比如房地产。周晓光最后也是在房地产上面栽了跟头。
周晓光曾收购了浙江万厦,开发了义乌世茂中心,还连续投资了七家资金链断裂的公司,开发了义乌香格里拉大酒店,东阳新天地,打下了“新光圆成”的资本根基。
在周晓光的努力下,新光圆成成为了上市企业,估值800个亿。
但是,房地产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投资高回报,可惜回报非常慢,而风险又特别高的行业。周晓光想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开发的地产很多,可惜最后出现了资金断链问题,于是周晓光选择发行债券。
但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周晓光的资金压力已经非常大了,但是她相信资金很快就可以回拢,待房产交付后就会有成倍的收入。
于是周晓光和上市公司签字订了对赌协议,承诺要在三年内赚到40亿的利润。
周晓光的房地产有了救,甚至还让她成为了浙江女首富,可惜好景并不长。
高杠杆的扩张让新光集团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导致周晓光只能到处借钱,最后让新光集团负债累累。
到了2018年9月,新光集团已经有了30亿的债务。这次财务危机很快让周晓光的客户公司选择解约,债主追上门要钱,各类债务接踵而来,达到了340亿。
2021年,1月4日,ST新光公告称,新光集团涉嫌违规披露,周晓光夫妇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曾经的女首富也只能狼狈退去。
回看周晓光的人生,她真的太厉害了,不管是在义务码头当小商贩,还是去其他大城市进货当倒爷,再到成立公司,她的魄力旁人难以企及,何况周晓光仅仅是高中学历。
周晓光如果投资房地产企业成功了,也许她以后能成为中国首富,可惜了。
周晓光在产业扩张中,确实急功近利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可取点,产业多元化何尝不是分散风险呢,只是失败了,一切都只能成为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