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代文小說,大都是女主有金手指,或者從現代穿越到古代,抓住時代的機遇,在遍地都是金的七八十年代,最後做出一番事業。
還真有一個女企業家的人生經曆就和小說女主一模一樣,這個人就是周曉光,浙江的女首富。
周曉光,1962年,出生于浙江的一個農村,底下還有五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六十年代,什麼樣的光景大家都是知道的,吃不飽穿不暖,要是家裡有一個勞工,那都可以在村子裡橫着走了。
但是這個年代不僅思想落後,而且重男輕女思想非常嚴重,另外還沒有計劃生育。周曉光明顯就是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幸虧家裡除了想要生一個兒子外,并沒有太過苛刻女兒,周曉光讀完了高中才辍學的。

周曉光就是因為家裡太窮才辍學的,她是家裡老大,還能幸運的讀書,下面的妹妹就沒那麼多機會了,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6歲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周曉光就走出大山去打工了,她隻帶了二十塊錢和一個木箱子。
周曉光聽說浙江義烏做生意的小販特别多,那裡正改革的火熱,于是她也去了義烏。周曉光的第一份生意就是在義烏碼頭上賣針繡花樣。
周曉光一個16歲的女孩子,獨自一人進貨跑碼頭,雖然是小生意,但是這份勇氣實在是令人敬佩。
她就這樣堅持了七年,這七年她吃過的苦是旁人難以想象的,有一次還差點被拐賣。周曉光這七年吃過的苦也是有回報的,成為了一個低調的萬元戶。
後來遇到了她的夫妻虞雲新,虞雲新做的生意也和她差不多,兩個人都是吃過苦的人,可以評價他們為志同道合能夠互相扶持的人生伴侶。
婚後周曉光和丈夫一起出資1.5萬元,買下了一個攤位經營飾品。這個時候正是改革發展的飛速時期,很多人都是跑去南邊或者其他其他進貨,然後回到故鄉賣。于是這對夫妻也跑去了羊城進貨,兩人稍加改裝,就成了新貨。
義烏最出名的是啥,自然是琳琅滿目的小商品,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經非常火爆了,周曉光夫婦在當時就發現人們對飾品的喜愛,兩人雖然沒有學過專業的設計,但是他們倒賣的飾品卻成為了時尚标杆。
1995年,周曉光夫妻已經積累了不少的财富了,但是周曉光的野心遠不止于此,她決心自己辦工廠,不當商販了。
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周曉光夫妻已經靠着做二道販子,賺了700萬,這個數字即使是放到今天也絕對不會少。
周曉光兩口子就以他們的名字創辦了公司,“新光飾品有限公司”,他們算是義烏的領頭羊了。
後來有不少人跟着周曉光腳步走,畢竟小飾品的制作工藝太簡單了,早上出的新品,到了下午可能就有另外的攤子了,這讓義烏的商品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低。
周曉光的産業越來越大,但是她還還是不滿足,她決定産業多元化發展,很多她根本不熟悉的領域都想去分一杯羹,比如房地産。周曉光最後也是在房地産上面栽了跟頭。
周曉光曾收購了浙江萬廈,開發了義烏世茂中心,還連續投資了七家資金鍊斷裂的公司,開發了義烏香格裡拉大酒店,東陽新天地,打下了“新光圓成”的資本根基。
在周曉光的努力下,新光圓成成為了上市企業,估值800個億。
但是,房地産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高投資高回報,可惜回報非常慢,而風險又特别高的行業。周曉光想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開發的地産很多,可惜最後出現了資金斷鍊問題,于是周曉光選擇發行債券。
但也僅僅是杯水車薪。周曉光的資金壓力已經非常大了,但是她相信資金很快就可以回攏,待房産傳遞後就會有成倍的收入。
于是周曉光和上市公司簽字訂了對賭協定,承諾要在三年内賺到40億的利潤。
周曉光的房地産有了救,甚至還讓她成為了浙江女首富,可惜好景并不長。
高杠杆的擴張讓新光集團面臨巨大的财務危機,導緻周曉光隻能到處借錢,最後讓新光集團負債累累。
到了2018年9月,新光集團已經有了30億的債務。這次财務危機很快讓周曉光的客戶公司選擇解約,債主追上門要錢,各類債務接踵而來,達到了340億。
2021年,1月4日,ST新光公告稱,新光集團涉嫌違規披露,周曉光夫婦可能會面臨有期徒刑。曾經的女首富也隻能狼狽退去。
回看周曉光的人生,她真的太厲害了,不管是在義務碼頭當小商販,還是去其他大城市進貨當倒爺,再到成立公司,她的魄力旁人難以企及,何況周曉光僅僅是高中學曆。
周曉光如果投資房地産企業成功了,也許她以後能成為中國首富,可惜了。
周曉光在産業擴張中,确實急功近利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可取點,産業多元化何嘗不是分散風險呢,隻是失敗了,一切都隻能成為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