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青老柴:我们在赣中插队不会煮饭,黄婶给我们煮了一盆油面

前言:

看了不少知青写的文章,感慨颇多,特别是知青老白写的,总让我平静的脑海波澜起伏。我以前是名技术工,修修机器还可以,写文章真的不行,但是,我也想来说说我下乡插队的一些事情。如果语言不通顺,表达不清,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当时,城里的年轻人大都跑到乡下去了,留在城里的很少。我高中没读完,响应号召,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报名去下乡接受再教育。

我们去的地方是鱼米之乡——江西赣中地区,比起那些去北大荒的知青来,自然各方向都要好一些。

绿皮火车上挤满了人,我们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基本上站着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达了一个小站。我们一下火车,公社的工作人员便和我们见了面,用一辆手扶拖拉机把我拉到了一个大队。

大队的人得知我们会来,早就为我们安排了住所,是一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女知青有四个,住在我们隔壁。

初来乍到,我们甚至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后来才知道,我们是在清江县的一个生产队。

生产队为我安排的住处应该是村里比较好的房子,房间里上有楼板,下有地板,有人说这是以前地主家的房子。睡的床可就有些特别了,我们从没见过。

知青老柴:我们在赣中插队不会煮饭,黄婶给我们煮了一盆油面

那种床特别之处不仅古老,而且造型奇特。床的三面和顶部都用木板封严了,就好像一个大木箱子打开了一面方便人进去。这种床的好处是楼上有灰掉下来不会掉到被子上,也不用担心被子会掉到床下去。

还有更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床前还放了一个矮凳,上床时鞋子就放在矮凳上,还挺讲究。不讲究的是,床头放了一个马桶,方便我们晚上小便。在自己睡的床头放马桶,这也太不卫生了吧,但村里人说家家都是如此。

头一天晚上,可能是我们太兴奋了,又是在陌生之地,根本睡不着觉,躺在床上聊天聊到半夜。楼上的耗子特别多,我们在聊天它们也不怕,相互追逐,撕咬,不得安生。

次日,有人带着我们去开了会,听队长讲话。队长讲的是方言,我们根本听不懂,会白开了。开了会之后,我们跟着社员去地里劳动,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太阳底下忙了一天。

头两天有人请我们吃饭,后来队里就给了我们大米和一些蔬菜,要自己做饭。

在家里,我们都没做过饭,到这里要自己做,可想而知,能做出什么好饭来呢。煮的饭不是水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弄得不是吃半生不熟的米饭就是吃稀饭。

这天,轮到我做饭,水是放了那么多,唯恐又吃夹生饭,多烧了些柴,结果把饭烧糊了。

“哎呀,你们是谁在做饭呀,烧糊了也不知道呀!”门口传来一个女人尖细的声音。

知青老柴:我们在赣中插队不会煮饭,黄婶给我们煮了一盆油面

听到喊声,我从灶台前起身对着锅闻了闻,真闻了一股烧焦的味道,赶紧把灶膛里的火用灰盖住。

那个女人走了进来,我一看就是隔壁的黄婶,说:“多烧了点柴。”

她走到灶台前揭开锅盖一看,说:“这个饭没法吃了,全糊掉了。”

我探头往锅里瞅,只见米饭变黄了,恐怕真的吃不得。

几个知青围了过来,看着被我烧糊的饭直摇头。

“烧糊的饭人吃不得,但鸡可以吃,我把它带回家去。”说着,黄婶把米饭打在盆里,临走时说,“你们不要再煮饭了,我给你们煮好吃的,稍微等一下。”

也不知黄婶会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我们耐心地等着吧。想想这些天我们一顿好饭都没吃,真希望有人来帮我们做顿好饭,现在黄婶主动帮我们,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黄婶手里端着那个盆子来了,里面装的是面条。

“大家快拿碗过来,这是油面,非常好吃。如果不够吃,我再去煮。”她把盆子放在桌子上,招呼我们过去。

我们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也没什么好客气的,拿了碗和筷子去夹面条。

一夹面条我心里可高兴了,因为面条里放了葱花不说,还放了鸡蛋,真是难得的美味啊。

知青老柴:我们在赣中插队不会煮饭,黄婶给我们煮了一盆油面

黄婶怕有人贪吃多捞了鸡蛋,在旁边提醒:“家里鸡蛋只有这么多,每人一个鸡蛋,大家慢慢吃哦。”

那油面可真好吃呀,入嘴滑溜,还特别有嚼劲,我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够了么?不够我再去煮。”黄婶在一旁看着我们吃,笑眯眯地问。

“够了够了,多谢黄婶。”我赶紧说。

“大家都够了么?”黄婶又问了一句。

“够了够了,真的够了。”大家齐声说。

这是我们下乡以来吃的最丰盛的一顿,就好像自己的母亲亲手给我们做的美食一样。

后来,我们才知道,油面是当地的一大特色美食,不是贵客来了,一般都舍不得煮油面招待。

油面不是机器做的,纯手工搓出来的。为什么称其为油面,就是搓面的时候为防止面条粘手,手上要抹油。

黄婶如此热情为我们煮了那么好吃的油面,是把我当贵客,我们又该如何来感谢人家呢?最后,我们决定每人出两毛钱给她。一共四个人吃了她的油面,凑了八毛钱,我送过去的。

“哎呀,你们这些年轻人也真是,我又不是卖面的,给钱干什么?不要不要,不要打我的脸。”她不肯收钱。

黄婶不肯收钱,我们也没办法,只好买了两斤红糖送给她。她没有拒绝,却又给我们送来了十个鸡蛋。

黄婶这个人真好,让远离父母的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如今,市场上偶尔也能见到卖油面的,我买回家自己煮,也放葱花和鸡蛋,但就是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来。黄婶为我们煮的油面,才是世上最美味的油面,一辈子都忘不了。

20210702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