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大意】
学生徐爱疑惑地问先生:世间的孝、忠、信、仁……,其中还有很多理义的细节存在,这恐怕很难细心完察觉到全部?
先生说:难道孝之理要从父亲的身上去寻找吗?忠义的道理要在君王身上寻找吗?朋友之道要从朋友身上寻找吗?仁爱之道要从百姓身上寻找吗?
这些所有的道理都在人的本心中,没受到私欲污染的真心就是天理。不需要在心外寻找一分。用它来善待别人,只要心中没有一丝私欲,行为自然就合理守礼。”
徐爱还有疑惑,比如在生活中侍奉父母,有很多事情和细节应该如何讲究做好呢?
先生回答说,主要先做到去除私欲,留存真善的天理,自己的内心动机只有孝心,而无一丝其它的私欲,自然便可做好这些事情。比如天热会想到父母要清凉,天冷自然要加衣保暖。真诚孝敬的心就是树根,具体做事的方法就是树枝和花果,必须先有根才有果。
《礼记》中说:“深爱父母的孝子,对待父母一定很和气,态度好,有愉悦的气色,有美好的表情。”
网络图片,冒犯删除
【学习体会】
第三篇的内容感觉非常实用,可以很细致地指导生活中的心念和行为是否合理。下面举例论述。
比如照顾老人这事,很多老人行动不便,记忆不好,卫生无法讲究,情绪也不好,甚至耳朵也听不见。跟他们相处,肯定有很多事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也很正常会生起烦恼。如果真心是爱父母的人,会想到小时候自己也是脏乱差,而父母毫无怨言地将我养大。将心比心,他们把我养大,我给他们养老,何况他们是身体不好了,又不是故意的,做子女的有何可怨?即使是有钱请保姆来侍奉老人,已经算是不孝。除非自己真的没空,但是没空也有另外的关怀方式。
再如恋爱中的人,男生开始多数是从喜欢对方开始,这里面就有私欲的存在。因为你开始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非全面包括缺点。当感情升温了,你看到了对方的缺点,想法和烦恼就多了。可以说爱情是自私的,无论男女都会渴望对方带给自己的快乐。女生喜欢好听的,喜欢对方呵护自己,喜欢任性。。。如果对方做不到,就会失望。
理智的双方在经历磨合之后,会升华到真爱。有了平等心,平常心,包容心。自然默契相处,相敬如宾,凡事先考虑对方的感受,不是逆反,也不会一味纵容。一切以对方的利益出发,兼顾双方的结果,合理有度,成就对方。
特别是结婚了的人,如果不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矛盾的根源,即使再婚,也不会过得快乐。当然最好的相处是双方都懂事。如果是一方长期容忍必然很累的,除非你的修为和心力非常强大了。
因为追求失败,由爱生恨,这种案例比比皆是。这里面已经明显是私欲。如果得不到一份感情,为什么不可以感谢对方曾经相遇过?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可以怨恨别人。还有,一份感情如果不可能了,再执着于过去,幻想着未来,念念不忘,甚至心灰意冷。这也是对自己这个“我”失落的态度。如果对方过得更好,你为什么不开心?难道ta属于你,你才开心?这不是明显的自私吗?
有缘份,就好好珍惜善待。无缘,就好好祝福。爱对方的心应该是永远不变的。即使是永别了,此生再不相见,内心也会一直怀念感恩,温暖到老。这才是真心相爱。感情没有得失之念。
同样在工作或者生意场上,如果待人从良知出发,会懂得“吃亏是福”,虽然无知之人会笑话你,但是更多的是,你得到了身边多数人的尊重,及更加广阔的人脉资源。小人会占你便宜,但是命运不会亏待你。傻人有傻福,但是这个傻的前提是为别人着想,如果傻傻地伤害了别人而茫然无知,就不对了。
我个人的理解和总结:只要内心有负面的东西,就是私欲。
比如难过、痛苦、怨恨、失落、得意、悲伤。。。顺藤摸瓜,一定会找出私欲的根源。如果做事的前后,你都能一直保持心安愉悦,平常自在,相信你的发心是正确的。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多数是自己的问题,有太多的得失、执着、计较。王阳明心学可以给我们生活一个很细致的指导,对治心病,回归快乐。
————————————————————
原创声明
1、文章仅是个人学习和理解,为抛砖引玉,错误难免。敬请大家指正。
2、写此文为了有缘者一起学习,提高。若有错误,将在评论区注明和道歉。
3、原创文字,转发请注明作者“无心莲子”。请勿擅自修改。
无心莲子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一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