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军人不仅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那些活下来的人,也经常备受各种疾病折磨。在我国的开国将帅中,就有两个人,因为战争期间的种种原因落下了病根,导致他们余生都被头疼所折磨。
一个就是林彪,而另一个就是粟裕。被头疼折磨了大半辈子的粟裕,一直到死后遗体火化,人们才真正搞明白这位战斗了大半辈子的革命家头疼的真正原因。

粟裕和林彪
粟裕将军究竟是怎么落下头痛的病根的呢?人们又从粟裕将军的遗体中发现了些什么呢?头疼给粟裕将军带来了什么样的困扰呢?
在开国将帅中,说到身体不好,人们往往都会想到林彪与粟裕,而他们二人同样都是受到头疼的袭扰。
根据当年工作人员的记载,林彪在头疼起来的时候,无奈只能用毛巾使劲搓自己的头部,而粟裕则是选择不断用凉水冲头来缓解疼痛。
这两个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虎将,在面对头疼时,却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林彪之所以头疼,这在历史中早有记载。
当年在抗战期间,林彪在无意中遭到了阎锡山的晋绥军误伤,虽然保了一条命,但是却落下了头痛的毛病。而至于粟裕将军为什么头疼,这一时间没有谁能给出结论。
根据粟裕的妻子描述,粟裕虽然平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一旦头疼发作起来,就如同变了一个人。
粟裕与妻子
据他所说,每次头疼就像脑袋里有数千根针扎着他的脑子。因为头疼,粟裕的许多工作都被耽搁了。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不多久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粗暴干涉朝鲜半岛。遭到突袭的朝鲜人民军一时间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美军一路直接追杀到了鸭绿江,甚至派出空军轰炸我国东北地区。
为了新中国的安全与未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组建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卫新中国。虽然决策下来了,但是志愿军主帅的人选却迟迟没有定下来。
虽然我们知道后来是彭老总带军打赢了这场实力差距巨大的立国之战,但是当时的彭老总正在大西北主持工作,中央当时对于彭老总也有别的工作安排。
所以当时的中央最初的志愿军主帅的人选定的就是粟裕将军。由于粟裕经常在战场上打奇仗,而且也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粟裕将军正是不二人选。
经过多方考量,毛主席就决定让粟裕将军担任主帅,带领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但是此时的粟裕将军,正被头疼折磨,别说去条件恶劣的朝鲜半岛带兵作战,就连日常生活都受到了极端影响。
根据相关记载,当时的粟裕将军头疼到连吃饭都只能把菜在面前摆成一竖列,因为当他的脑袋左右转动的时候,头颅就会痛得难以忍受。
毛主席也深知朝鲜半岛的恶劣情况与艰苦,见粟裕将军的头疼如此严重,便打消了让其领兵出战的想法,并要粟裕将手头工作放下,立即去苏联进行检查。
在安排好手头工作后,中央很快就安排粟裕将军去了苏联进行检查。当时国内的医疗水平很低,难以查到粟裕将军的病因,所以人们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医疗十分发达的苏联。
但是当粟裕将军一行来到苏联后,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当时的苏联虽然有着全世界前列的医疗水平,但是苏联医生也不能查出这位来自新中国的高级将领究竟为什么头疼。
找不到病因,也就无法对症下药。粟裕将军一行人也在苏联简短休养了一阵子后,便回到了祖国。
回到中国的粟裕也只好拖着病体继续工作,这总是无端发作的头疼整整折磨了这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五十四年,而这个头疼的真正病因在粟裕将军遗体火化之后,才被世人真正所知。
在粟裕将军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火化后,人们在最后的骨灰中,十分惊异地发现了三块子弹片,谁也没能想到有三块弹片在粟裕将军的头颅中足足待了半个多世纪。而这三块弹片的渊源还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时期。
说到这三块弹片,首先就要说到了武平战役。武平战役发生在1927年10月,此时武昌起义刚过去没多久,起义部队在转移过程中遭遇到了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埋伏。
当时的粟裕还只是起义军中的一个警卫班班长,在察觉到了不对劲之后,便自告奋勇带领所属部队殿后,掩护大部队的撤退。
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粟裕丝毫没有畏惧,带领着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击退敌人的冲锋。在掩护完大部队撤离之后,粟裕在撤离过程中遭遇到了敌军的反扑。
粟裕见有战友被敌军火力压制,便折回救援,面对这个回马枪,敌人一时间居然被打懵了,只好下令撤退。
可就在这个时候,不幸发生了,一枚流弹击中了粟裕的右侧颞骨,刹时间血流如注,粟裕也当场昏迷了过去。
幸运的是,粟裕并没有牺牲,不知道昏迷多久之后,他醒了过来,身边不仅没有了敌人,也没有战友,只有四散的尸体。
为了赶上大部队,粟裕强忍着疼痛在地上爬着,他艰难爬上了一个山坡,然后从山坡上滚下去后,重伤的粟裕一头栽进了水田。
万幸的是,此时恰好有几个在搜寻战友的战士经过,将身负重伤的粟裕给救了下来,也使得后来的共和国开国将军不至于如此过早便将星陨落。
回到大部队的粟裕很快就接受了相关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我军当时的医疗水平极为有限,检查水平也不足,虽然让他留下了一条命,但是却有一块小弹片还留在粟裕的头里没有被发现。
这是粟裕将军三块弹片中的一块,那么还有两块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得说一场堪称粟裕九死一生的战役——水南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武平战役两年多后,也就是1930年2月。
此时的粟裕已经从警卫班班长成为了红四军的一名支队政委。当时粟裕正面遭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十五旅。
面对强悍的敌人,粟裕不畏艰难,沉着指挥,身先士卒,双方很快陷入了猛烈的对抗。双方部队在狭窄的战场上都杀红了眼,粟裕也亲自进入战场作战。
可就在白热化的作战时,敌人的炮兵忽然开火了。一枚炮弹落在了粟裕身边,一声巨响过后,粟裕当场就被炸翻在地,陷入了昏迷,身上被多枚弹片击中,血流如注。
由于炮弹落点距离粟裕十分近,粟裕的头部被多枚弹片击中。周围的战士看着粟裕满脸鲜血地躺在地上,赶忙把他抬出了战场,想要送到后方进行抢救。
可是此时白热化的战场,要想抬出一名伤员,又何谈容易。但是战士们还是给粟裕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包扎,可是包扎布根本止不住他头部流出来的血。
中途,粟裕还曾经醒过来一次,他忍着疼痛,用全身力气说让战士们回到战场继续作战,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拖累整支部队。
严峻的战场形势,让战士们也不得不转身继续投入战斗。最后,国民党第十五旅还是败下阵来,先行撤退了。
而此时的粟裕虽然还是昏迷,但是还没有死亡,战士们来不及休整,马不停蹄地抬着粟裕来到了野战医院进行手术。
虽然医生很快就把面部的弹片取出,但是有些弹片却无能为力。由于炸弹落点过近,有两块弹片直接嵌入了粟裕的颅骨中,而当时简陋的野战医院根本没有能力为粟裕进行头骨手术,只能静观其变。
这一次,命运女神还是眷顾了粟裕,没有多久,身受重伤的粟裕就恢复得差不多,并能重新组织工作了。
但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粟裕在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头隐隐作痛,但是由于不知道自己颅骨还深深嵌着两块弹片,粟裕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缓解自己的疼痛。
虽然找了各种药方,但是却没有一个药方能彻底解决粟裕的头疼,无奈之下,粟裕只好在头疼时,不断用冷水冲自己的脑袋,试图用冷水的刺激来缓解疼痛,或者是转移自己对于疼痛的注意力。
后来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粟裕也没有跟谁提过这件事,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脑袋中还有三块弹片。不时出现的头疼,由于找不到病根,也就被当作了一种怪病来看待。
而这个病的秘密也就是在粟裕去世后,在遗体火化后的骨灰中才发现了这三块陪伴了粟裕大半生的弹片,这个困惑了人们许久的秘密也就此揭开。
粟裕将军头骨中的三块弹片
三枚小小的弹片,困扰了一个共和国虎将足足54年,而这也不禁让我们感叹当年的革命先辈为如今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谁会知道中华民族会继续在黑暗中彷徨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