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作者:读澄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我们的童年,最大的紧张不是家里没有钱,而是有了钱买不到米,家里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能吃饭的主,那每个人定量供应的大米根本就不够吃,那时候挖空心思找吃的啊,真是难忘。幸亏面粉总有人家吃不了,于是借了购粮证,把人家的定量面粉买回家。做面食那是父亲的拿手好戏,只要父亲心情好、不忙,他就会给我们做各式各样的面食,当然,配面食的菜是一定要有的,酸辣汤就是父亲经常做的。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父亲做酸辣汤有历史了,且不说他是华士街上旧社会的大户人家出身,他自己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少张扬,可老家的房子在呀,老家的老人在呀,于是我们也就默默的记住了我们黄家是个有花园有四埭平房的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吃自然是讲究的,虽然已经是文革时期,政治上没有地位,但吃还是要吃的,所以,黄家的长辈总会想方设法动脑筋做各式好吃的,父亲就是那时学到不少好吃的做法,其中搭饼搭面衣的酸辣汤可算是他的一绝。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我第一次被蒙在鼓里糊里糊涂吃的是桂鱼酸辣汤,已是金秋的晚期,落叶满地,西北风开始呼啸,父亲不知道从哪里觅来了一条桂鱼,想起我不吃鱼,又没买什么可以替代吃的小荤腥,于是想起来做黄家的酸辣汤了。桂鱼放蒸锅里蒸六七分钟,取出来将鱼皮剔除,鱼肉拨开,把本就不多的鱼刺挑走,桂鱼肉和其他鱼不一样,拨开的肉成片状,非常有样式,那蒸出来的鱼卤是不舍得倒的,鱼肉倒入蒸鱼卤里备用。然后翻箱倒柜找香菇、找笋、找晾在屋顶用报纸裹着的只剩下不多的火腿,顺便菜场带回家的胡萝卜、百叶,所有这些,在父亲娴熟的刀功下,全变成了习习细的丝。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一口大铁锅放入隔夜的骨头汤,掺入开水,把火腿丝笋丝香菇丝倒入,然后倒入胡萝卜百叶丝,水开,鱼卤和剔除刺和鱼皮的桂鱼肉倒入,准备两个鸡蛋捣成浆,待滚开,加镇江老陈醋,倒入水淀粉勾薄芡,此时,鸡蛋滴入,加上一调羹的滋油,胡椒粉,平望小辣酱,轻轻的兜底捣几下,酸辣汤就算完成了。晚上放学回家的我,早已经是饥肠辘辘,一路北上被西北风吹得浑身发抖的我,闻到了酸酸的酸辣汤味道,哪里还等得及?呼噜呼噜就着硬壳饼或者面衣饼狼吞虎咽起来,等到吃得头顶冒汗,鼻涕淌下来都来不及擦,父亲才笑呵呵的问:“一是勿腥气?”我这才知道上大当了!不吃鱼的我竟然吃了酸辣桂鱼汤了,不过一点没有鱼腥味的酸辣桂鱼汤还真是好喝的。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逢年过节,父亲还会做鸡丝酸辣汤,斩杀的鸡血是不肯浪费的,撇掉浮沫,筷子快速的捣,否则血液会凝块,就不好吃了。一会蒸锅上一蒸,就是鲜嫩无比的好东西了。鸡大锅里煮熟,留掉白斩鸡的量,把余下的鸡肉撕成细丝备用,其余的和酸辣桂鱼汤一样,只是桂鱼变成了鸡丝,增加了鸡血,鸡血切成晃荡晃荡的小长条,随鸡丝一起倒入铁锅内,骨头汤变成了鸡汤,只不过色泽已经不是酸辣桂鱼汤的白色,而是加了酱油以后的半红汤了,鸡丝酸辣汤似乎远胜酸辣桂鱼汤的,起码对于心理上讨厌鱼的我是这样想的。所以盛了每人一小碗的鸡丝酸辣汤,细细软软鲜鲜稠稠,大有点如今大饭店每人一盅的高档养生汤的感觉的。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

当然,我们童年的时代,哪可能经常吃到这些高档菜肴?就是因为难得吃一回,所以才会留下深刻印象。平时我们大多就是猪血百叶香菇这样的酸辣汤了,只要是水淀粉加得恰到好处,胡椒粉辣椒粉倒得恰到好处,酸醋淋得恰到好处,当然有一点骨头汤垫垫底,那一定也是吃得狼吞虎咽的腔调。因为在父亲的手里,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好菜的,更何况冬天北风呼啸时一碗热气腾腾、酸酸辣辣、鲜鲜香香的酸辣汤呢。

父亲的酸辣汤——童年美食(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