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访监利市汪桥镇红六军旧址

探访监利市汪桥镇红六军旧址

红六军政治部旧址

对于生活在汪桥镇老街的人们来说,都知道有这么一条街,六军街。因为很小时候就在那里读书,这次国庆回去,决定对六军街做一次亲密接触。红六军旧址位于汪桥老街,现名六军街。这是一条一车宽的街道,长约700米,弯弯曲曲。路两边全是房屋,两三层的楼房多,一层的平房很少见。

为了了解红六军的历史,我通过查询历史知道,原来历史上的红六军有5支部队,在监利成立的红六军是最晚,时间最短。历史上都称呼为:洪湖地区的新红六军

1930年12月,红六军随红二军团转移,随后在杨林市战斗中失利,所属第十六师四十八团两个营、第十七师五十一团一个营因与军团主力失去联系,返回洪湖苏区。

周逸群段德昌将返回洪湖的各部武装与红二军留下的伤病员合编为新红六军,段德昌任军长,陈培荫任政委,胡慎己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第四十八团团长陈光明,政委邱鸿锡;第五十一团团长陈华山,政委马三关。

同时成立江北和江南两个指挥部,董朗任江北指挥部总指挥,段玉林任江南指挥部总指挥。

1931年3月,新红六军与当地队伍合编为洪湖独立团,段德昌任团长。

胡慎己、陈华山、董朗、段玉林1932年被错杀。段德昌、陈培荫1933年被错杀。陈光明、邱鸿锡、马三关情况不详。

探访监利市汪桥镇红六军旧址

段德昌同志旧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段德昌、周逸群等领导的游击队伍,在监利县汪桥镇成立了红六军。1930年2月5日,红六军建军之日,正值春节期间,当时两支红色游击队集中在汪桥镇东汪桥小学操场上会师开大会,宣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全军有近6000人,军中设立前敌委员会,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加强对党员和士兵的军政训练。红六军的领导层都是经过军校训练的将领,部队的主要成分是工农子弟,他们吃苦耐劳,组织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红六军汪桥建军,无疑是洪湖地区革命武装斗争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对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探访监利市汪桥镇红六军旧址

红六军成立会址

六军街东边是汪桥小学,占地约15亩。走进校园,正面有个雕像群,从左到右分别是段德昌、贺龙、周逸群的半身雕像,底座正面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会址”,背面文字介绍了红六军成立情况:“一九三零年二月五日,红军中央独立师第一二纵队在监利汪家桥会师。当天下午,周逸群根据中央指示宣布成立红六军。军长孙德清(后因病未到职,由邝继勋继任),周逸群兼任政委……”

汪桥小学校长张国锐说,“红六军成立会址”是该校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每周一早上升旗仪式,4名小学生护旗手就从这里出发;每年清明节前,学校都在这里举行“缅怀先烈勿忘历史”清明祭祀活动;教育学生们牢记红六军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传承长征精神。

探访监利市汪桥镇红六军旧址

在沙洪公路与江北高速汪桥连接线交汇处,有一座李先念1985年题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建军纪念碑”。刘宏道介绍,纪念碑是2005年建立的,高19.3025米,与红六军成立时间1930年2月5日相合;有碑身、碑座、碑基三层,与红六军下辖三个纵队相合;碑基是六边形,与“红六军”相合。汪桥镇党委书记何海砚说,汪桥镇计划修建红六军纪念场馆,总投资约3000万元,选址在纪念碑旁,占地50多亩,目前已完成规划测量、征地测量。

探访监利市汪桥镇红六军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