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医院养病时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距离钱老先生提出的问题,已经过去了16年,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被“卡脖子”,比如手机芯片。
钱学森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和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敏锐洞察力。
1935年9月,钱学森等20名庚款留美公费生,从上海搭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赴美国西雅图。当年美国同为“八国联军”之一,归还了大约一千多万美元的赔款,大约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这批赔款主要用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上。一大批优秀人才留学美国,让中国人受益匪浅。其中一些人回国后成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有梅贻琦、胡适、赵元任、金岳霖、侯德榜、杨振宁,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
钱学森在美国顶尖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师从世界顶尖的火箭专家冯·卡门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8月,发表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音速流》阐明压力修正公式,后被学界称为钱-卡门公式。1943年任加州理工副教授。
1944年,钱学森辞去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组组长职位,跟随其师冯·卡门华盛顿参加战争部科学顾问组,此时的钱学森已是世界知名的火箭专家。
1945年德国战败,此时的钱学森获得了绝无仅有的机会去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火箭方面的知识。美军之所以火急火燎的搞火箭,就是因为探听到了德国在建大规模的火箭发射基地,这一计划随着德国战败而告终。但是钱学森作为美国军方专家代表和调查组获得了前去德国的机会。
在德国,钱学森获得了亲自观察了德军的试验基地,询问了德国顶尖的火箭专家,这一次旅程使得钱学森成为世界顶尖的火箭专家,之后他领导美国的太空火箭研究,设计出了12马赫高超声速火箭飞机,即“钱学森弹道”。
后来,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钱学森一度进入监狱。软禁了五年后,他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同时美国总统也松了口认为钱学森的知识已落后于时代。1955年他终于顺利归国。
有人称钱学森曾经想要加入美国国籍而失败,不过似乎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
归国后,钱学森成为了中国太空火箭方面的领军人物,1960年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地对地)发射成功。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开始实施。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作为两弹一星的获得者。钱先生在其专业领域自然毋庸置疑,其他领域可能不太擅长,这样很正常,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个方面做到极致就已经够了。
如58年,他说: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假设植物光合作用30%的效率可以达到,水稻甚至可达到“2000斤的20多倍”。
80年,支持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他说:“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作假的,有骗人的,但那不是人体特异功能。”或许会在某一天发现人真的有特异功能也说不定,因为人的身体是很奇妙的。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
钱学森先生是一位科学家,时代和机遇给他创造了绝无仅有的条件,而且他自身也是天赋异禀。晚年深切的发问,也是钱学森作为科学家的良心所向,毕竟他真正知道我们差在何处,需要在什么地方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