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殉葬青楼女被赵匡胤所救,更名改姓,卷入朝堂权谋

作者:豆瓣阅读

殉葬的青楼女被赵匡胤所救。为了复仇,她改名易姓,遁入赵府,却就此卷入了一场暗流涌动的朝堂权谋。

南华曲

殉葬青楼女被赵匡胤所救,更名改姓,卷入朝堂权谋

作者:金牙太太

完结 23.7 万字

古言 / 历史 / 幻想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在一场阴谋大火中,青楼女翘翘被推入了死亡的坟墓。被救出后,更名为解忧,并伺机复仇。

她究竟卷入了一场怎样的朝堂权谋?又与一代霸主赵匡胤堕入了怎样传奇的爱情之中……

试读片段

余爷望了一眼贞娘,缓缓道:“翘翘,日后是怎么个打算?”

贞娘陪着小心,斟酌道:“这丫头命大,就是腿受了点伤,嗓子、容貌都没坏,好好调养一段时日,仍是永乐楼的摇钱树。”

余爷不置可否,摩挲着戴在手上的那颗绿翡翠,幽幽的玉光照在脸上,映出侧侧的阴影:“永乐楼都烧尽了,摇钱树都变成了花钱树。”

贞娘一怔,连忙笑道:“永乐楼不过毁了几间房舍,前面的门脸铺子还在,各阁的姑娘丫鬟也都在,只要稍加重建,永乐楼仍能为您日进斗金。”

“那这修葺房舍的银子哪里来呢?”余爷冷不丁问了一句。

贞娘收住了话头,她知道余爷必是心中早有盘算,便不再多言,赶忙请教。

余爷瞪了她一眼,语气冰冷得如三九寒冰:“一笔生意做赔了不打紧,要命的是傻愣愣地还在往这窟窿里埋钱。翘翘这丫头生了别的心思,她不说,我也猜得到几分,你还指着她给你赚钱,让人活活笑死。”

贞娘想替翘翘辩解几句,抬眼看到余爷的神色,吓得不敢出声。

“既然外头人人都说永乐楼的翘翘姑娘不幸葬身火海,我们便借着这个漏子,你明日便去府衙替她消了户籍。前几日,通汇钱庄的程少东家找到我,眼瞅着程老爷子不行了,想在出殡那天给老爷子配个冥夫人,到地底下去伺候。若是将翘翘卖给他,这般伶俐动人的姑娘,必然能得个好价钱。”

贞娘吓得失了魂魄,声音都变得尖锐扎耳:“活人殉葬,这朝廷要是知道了,可是死罪啊。翘翘她跟着我这么多年,实在不忍心。”

她的话还没说话,则被余爷厉声打断,“她的腿已经坏了,难道要养她下半辈子吗?入葬前,先给灌了水银,就是个活死人陪葬,朝廷查不到。”贞娘还欲争辩,余爷狠狠道,“失了珠子的过错,我还没追究你,难不成你想替她去地底下服侍程老爷子?”

贞娘哑然失声,抹着泪悻悻离去。她也没瞒着,在给翘翘端上一碗混着水银的汤药时,将这一切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在贞娘的心里,翘翘是个聪明且重义气的姑娘,而不将她骗着送进墓穴则是她自己能对翘翘尽的最后义气。

翘翘端起了那碗汤药,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混着一股金属气息,堕入喉头的那一瞬,几欲作呕。翘翘苦笑着看着贞娘,哀求道:“反正终是一死,我也无力挣脱。只求阿娘不要再让我喝这药了,行吗?”

贞娘看着翘翘灰青无光的脸庞,几日前还是那么光彩照人,心中愧疚,强行忍住了夺眶而出的眼泪,哽咽道:“只要是阿娘能做的,都依着你。”这句话在翘翘红极一时的日子里,贞娘几乎每天都要说上几遍,而今听来,入耳则是几分刺透心扉的酸疼。

几日后,程老爷殡天。按照事先的安排,一身大红色凤冠霞帔的翘翘坐在蒙着黑布的步辇上,被四个“孝子贤孙”抬进了程老爷子的墓穴。长长的甬道在众人退出后,被一铲一铲的泥沙封堵上,光线也一缕一缕地从眼前消失。

翘翘在黑暗的墓穴里不知过了多久。她尽可能离程老爷的棺椁远远的,为了防止坍塌,墓室留有通风的小口,这仍然避免不了程老爷的尸体在几日后开始腐烂,腥臭的气味从豪华的棺椁中散出来,让翘翘一阵接着一阵的恶心。或许再过些日子,她也会变成这样,一动不动地任凭肉身腐烂,管你生前是富甲一方,还是艳绝天下。

然而这些终还是有些遥远,只要还能呼吸一口气,她便想着能够多活下去一天。供奉的果盘吃完了,她开始用手指在墓壁上挖掘,前几日她很幸运地在泥土里挖出了几只蚯蚓,和着强烈的土腥味,她胡乱嚼了几下,便吞了进去,饥肠辘辘的胃因此舒服了一些。可是长时间的干旱,让泥土变得十分坚硬,从前精心保养的手指一会儿就鲜血淋漓。她也顾不上许多,在这六尺见方的黑暗里,什么俗世争斗、市井繁华、真情假爱都幻化成了隔世的阴影,活下去也许非常艰难,也许希望渺茫,却是她此时唯一所想。

人求生的欲望能支持多久?在茫茫的黑暗中,这个念头似乎随时会在心头熄灭,然而只要一刻未熄,却仍以微弱的光,照住了同样微薄的生命。

两个月后,当赵匡胤带着他的黑衣军挖开程家墓穴时,被靠在墓壁上气若游丝的翘翘吓了一跳。他此时任黑衣军统领。所谓黑衣军,是后周朝廷暗地里蓄养的一支编制部队。主要任务便是偷偷挖掘各地坟墓,以获取其中丰厚的陪葬品以充军费。柴荣便是依靠着黑衣军丰厚的所得,才敢大胆地在灾旱之年,减免天下税赋,以安民心。但由于掘人祖坟,其罪滔天,比多收几成租税更易激起民愤。所以黑衣军的每次行动都极为隐秘,通常选在夜间,全军身着黑衣,以蔽人耳目。

程老爷子随葬品极其丰盛,赵匡胤老早便得了信报。但他性子稳重,仍等待过了七七之日,才带军来偷挖,没想到墓中竟有活人殉葬,倒是让他颇感为难。

赵匡胤从亲近手中接过火把,将火光照在翘翘的脸上,他认出了这是永乐楼的头牌姑娘,与他的亲信下属张令铎来往过好一段时间,感情甚笃。甚至跟自己也有几次酒席逢面的机缘,前两个月听说在永乐楼火灾中丧生,怎么却被人封在墓室里?又恰巧被自己掘了出来。救还是不救?赵匡胤在心中暗自盘算,救了兴许能卖张令铎一个人情,但黑衣军的所为必将暴露,不知这姑娘什么性子?为她担着这样的风险是否划算?可真让他活生生地见死不救,他心底仍有几分不忍。

赵匡胤心里正踌躇难决,火把上的火苗随着他的心思变换,一簇一跳地将现场照得昏暗不明。

墓地中一片狼藉,毛绒绒的月光透过无精打采地树叶影影绰绰地落在翘翘削瘦的身子上,越发显得她弱得可怜。

忽然之间,一道闪电惊过天际,将天地照亮如白昼,翘翘看着赵匡胤的眼神,竟有些似曾相识的味道。赵匡胤心底一凛,紧接着轰隆隆的焦雷滚过,黄豆粒大小的雨点从空中砸落下来,近半年干涸的土地上被激起了阵阵尘土,很快,飞尘又被雨滴包裹住,一股湿润的泥香迅速散开。眼见一场瓢泼大雨倾然而至,苦旱已久的黑衣军士们各个面带笑意,低声欢和着。

赵匡胤挥挥手道,“快救人。”

本想救她的人最终害了她,本不想救她的,却救了她。

这或许便是她的命数吧。

……

读者评论

宴风:格局宏大,设计精巧,文笔细腻,思路深远。

聂小弦:就文笔来说,确实匹配豆瓣五星了。

热得要化的雪糕:这才是我愿意给5分评价的作品。

柒柒:宋迷应该会喜欢这本书,全书以北宋开朝前后那段历史为背景,是基于史实的架空作品,文中的人物心理刻画、环境描写都非常细腻生动,逻辑严谨,尤其是那些描写人物形象的文字,仿佛能看到《红楼梦》的影子,学者级的作者,功力了得。

Harry:作为一个同在南京上学的大学生,我只能说最后那段作者把自己大学时光看到的东西写了进去神了……坐等下一部,看了一半太难受了……

Vivian:好看!看完抓耳挠腮的,下半部什么时候出呀,大大!想知道解忧接下来的困局又有哪些!想知道她与赵匡胤会如何,想知道她与崔公子还有无交集!

点击「链接」立即阅读

殉葬青楼女被赵匡胤所救,更名改姓,卷入朝堂权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