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今年以来,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小公约、小民主、小服务、小调解、小平安、小乡贤、小名人、小家训“八小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作用,进一步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痛点、难点、堵点,构建“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小公约 小民主 小服务 以自治为基,聚参与之力
完善小公约,创建大文明。结合村居实际,深入挖掘与乡村民情贴近的具有社会蕴含的行为规范,组织召开“八小工程”建设部署会,修订符合村居实际、务实管用、便于监督的《村规民约》。为便于村居民进一步学通弄懂,全镇10个村居创新宣传形式,制订了朗朗上口、便于传播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四字诀”“五言诗”等,进一步推动村居民守法守纪守规矩、立言立德立形象,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
健全小民主,做到大公开。坚持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工作做起,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居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每月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每一名党员都参与、每一名村居民都知晓,构建全方位监督、全环节监控的责任体系。
深化小服务,便民大智慧。建设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广泛推行“村居民事务干部代办”,有效解决群众不会办、办不了、来回跑的问题。配齐配强网格工作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人在网格中管理、事在网格中解决”,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小调解 小平安 以法治为纲,聚保障之力
加强小调解,凝心铸铁魂。组建“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分利用他们当地人际关系好、本村情况熟、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以金岭南居委会为试点,先后在金岭南居委会、金岭三村、金岭五村、刘辛村建设4处“邻里之家”,搭建起“邻里之家—镇综治中心调解中心—派出所—人民法庭”“四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整合专职调解员、“五老”志愿者、法律顾问等力量,构建多元调解模式。自今年6月“邻里之家”运行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共创小平安,合力促稳定。在镇域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安装高清监控400余个,建成镇级视频监控中心2处、村级视频监控平台10处,确保覆盖率、联网率达100%;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设,配备14名专兼职网格员,建立由派出所片警、村居“两委”成员、警务助理、网格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构建村居治安防控体系。
小乡贤 小名人 小家训 以德治为先,聚教化之力
选树小乡贤,弘扬正能量。成立以村居党支部书记为理事长,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等为成员的乡贤理事会,选树富有村居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引导新乡贤依法参与村居治理。
争当小名人,引领新风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村居榜样;持续深化“孝诚爱仁”四德工程建设,每年开展“四德榜”“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金岭好人”等评选活动,在村居广场等场所进行宣传展示,教育引导村居民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氛围。
传承小家训,彰显大精神。在全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累计征集300余条优秀家风家训,各村居选树2个淳朴厚重、家风优良的家庭并制作“小家训”宣传展板进行展示,让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进家庭、润人心,推动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村风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 “八小工程”示范带动,金岭回族镇着力解决了村居层面存在的社会治理突出问题。下一步,金岭回族镇将借助数字小镇建设,健全推进机制,乘“数”而上,高质量加快全镇社会治理智慧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治理金岭样本。(中共临淄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