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济走南阳,袁术出奔南阳,孙坚比至南阳……这个南阳所指哪里?

作者:白曜徳

一、张济走南阳。

1、《武帝纪第一》曰:"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

——张济自关中来到南阳,张济死后,其侄子张绣统领其众人。

2、《三国志》记载:“济饥饿,至南阳寇略,为穰人所杀,从子绣摄其众。”

——告诉张济走南阳的缘由,是因为"饥饿"缺粮,而来到南阳侵犯掠夺;张济的死因,是为穰人所杀。

3、《三国志.刘表传》: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

——张济率兵来荆州,张济卒亡因为"攻穰",中箭而死。

4、《后汉书 董卓传》:张济饥饿,出至南阳,攻穰,战死。

——张济因为缺粮自关中来到南阳,在南阳侵犯掠夺。又南下攻穰,战死。

5、《三国志.张绣传》: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觽,屯宛,与刘表合。

——张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弘农在旧灵宝,地处南阳西北方向(灵宝,别名桃林,弘农,位于河南西部,地处黄河中游,灵宝境内著名的函谷关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灵宝古城后来被黄河水淹没,如今的灵宝为迁址另建。灵宝位于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是来往两地的必经。)

张济走南阳,袁术出奔南阳,孙坚比至南阳……这个南阳所指哪里?
张济走南阳,袁术出奔南阳,孙坚比至南阳……这个南阳所指哪里?

从弘农(今灵宝)到南阳有三条线路:

1、灵宝——商南——西峡——镇平——南阳

2、灵宝——栾川——南召——南阳

3、灵宝——洛阳——南阳。

但无论这三条线路的任何一条,张济首先达到地方就是南阳,然后才有南下攻穰。为什么要这么判断?张济死,绣领其众,屯宛……说明张济南下攻穰之前,已经先得南阳郡城宛城。

故"张济自关中走南阳"、"至南阳寇略"、"出至南阳"……这个"南阳"不是辖37县的整个东汉南阳郡,而是所指南阳郡治宛县或南阳郡城宛城。史料记载把张绣"屯宛"之"走南阳",及"攻穰"分的很清楚,是以张济率兵先得南阳郡治宛县之宛城,后攻穰县。

二,袁术出奔南阳,与孙坚比至南阳。

《三国志.袁术传》: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

《三国志.孙坚传》:灵帝崩,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

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坚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酒酣,长沙主簿入白坚:“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周不得出。有顷,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便牵子于军门斩之。郡中震栗,无求不获。

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遂治兵於鲁阳城。

事件前后脉络辨析:

1、孙坚【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坚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便牵子于军门斩之。

【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遂治兵於鲁阳城。

——孙坚比至南阳郡城宛城,诱杀张咨,得据宛城后"前到鲁阳",与袁术合。

2、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

——袁术避祸鲁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出奔南阳,得据其郡。

对"南阳"地理所指之辨析。

孙坚比至南阳,杀南阳太守张咨。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出奔南阳,术得据其郡,盘踞宛城。

在这里很明白看出:孙坚"比至南阳"杀张咨,"前到鲁阳"会袁术,才有袁术"出奔南阳",这个南阳就是南阳郡城宛城,而不是指整个南阳郡,因为鲁阳是南阳郡属县,袁术自鲁阳出奔南阳,缘南阳郡城宛城亦名曰南阳。

所以,"张济走南阳","袁术出奔南阳","孙坚比至南阳"……这个南阳所指南阳郡治宛县或南阳郡城宛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