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领受微妙解脱喜乐《瑜伽师地论》

作者:悟光法师

《瑜伽师地论》 弥勒菩萨说

卷九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一

 复次嗢拖南曰。

  先诸根爱味  前后有差别

  取相及诸缠  大果利为后

  有三种根。于诸念住一切善聚为障碍故。当知说名不善法聚。何等为三。一恶行根。能令当来住恶趣苦。二寻思根。能令现法住不安苦。三者根根。与恶行根及寻思根为根本故。说名根根。应知此中。诸贪嗔痴三不善根。能与身等恶行为根。欲等三想。能与欲等寻思为根。欲等三界。当知能与贪等三根及欲想等三根为根。

  复次有诸苾刍。于四念住勤修加行。以世间道离欲界爱。广说乃至。第一有定具足安住。即于此定多生爱味。即于此定生喜足想。不上勤求得所未得。此于圣法毗柰耶中。不名大士。何以故。其心未得善解脱故。与此相违。得名大士。

  复次有诸苾刍。于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观。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内聚。当知此心于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不得解脱。不解脱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诸惛沈性。生起心中诸下劣性。若于念住善安住心。如实了知此所生起随烦恼已。便从内聚还收其心安置在外净妙境相。谓于佛等功德行缘。持心令住。由缘此故发生欢喜。广说乃至。由妙举门于所缘境令心得定。从奢摩他之所对治诸随烦恼而得解脱。从此已后如实了知。于随烦恼心得解脱。为此义故祈愿。于外得此义已还复如前摄心内聚。而不为其诸随烦恼之所恼乱。心内聚已不由祈愿。自然如实了知。于外心得解脱。彼于外缘行相寻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难可运转。皆得自在解脱。弃舍安乐而住。已得成办胜奢摩他。如是彼于四种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后差别。又应知此补特伽罗。先已修行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以为依止。于奢摩他修瑜伽行。

  复次有诸苾刍。于诸念住勤修加行。毗钵舍那以为依止。于奢摩他乐修观行。彼即应于内奢摩他所摄自心取如是相。谓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摄受心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之所恼乱。复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摄受心不为彼法之所恼乱。若彼苾刍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随烦恼染污心已。便于外缘取净妙相。由是为因。虽能暂时除遣现在现前随惑。然于后时若复如前摄心内聚。还为如是随惑所恼不得静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缘。为随烦恼数数扰乱。又不能得所欣求义。复为忧愁之所损恼。又经长时不能获得内心寂止。不能获得依奢摩他毗钵舍那为先。清净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获得内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现法乐住。由不获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无上安隐究竟涅槃。与上相违。应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获得先所未得无上安隐究竟涅槃。此中典厨譬瑜伽。师主即譬于内奢摩他所摄受心。其肴膳味喻执取相。上妙衣食喻于内心奢摩他等。当知黑品喻诸愚夫所有。白品喻诸智者。

  复次有诸苾刍。于诸念住正勤修习。而是异生或有胜妙可爱境界正现在前。或复独处得诸相状。由失念故。不如理想以为依止。率尔发起猛利贪缠。彼于此缠深心厌耻。谓如自身堕于厄难极鄙秽处。发起猛利思远离心。由如是行。便于彼缠心得解脱。既解脱已心生欢喜。从此已后起猛利厌。猛利厌后得无常想。如见大犁发诸行块。便于圣谛如实现观。以其依止依附涅槃。又即有学观察作意。于胜妙境思惟净相。由未永断贪随眠故。贪缠率尔生起现前。寻复于彼深见过患。为欲断此缠及随眠入无相定。如是能断余未断法。从定起已如实了知一切已断。领受微妙解脱喜乐。如实观见自己。成就大智力故。名为强盛。诸魔罗品其力羸劣。

  复次修四念住所引功德。当知能感最胜增上究竟果故。名有大果。当知能感最胜增上乐胜利故。名有大利。

领受微妙解脱喜乐《瑜伽师地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