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研,随机询问100对夫妻,让他们在调研表中勾选出最为在意的人,97%以上的勾选的是自己的孩子。

宝贝之类的称呼适用于很多关系,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唯有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眼中你无论好坏、无关美丑,都是他们最为珍视的宝贝。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让孩子远离溺爱的爷爷奶奶也是一种爱。

对于孩子的溺爱问题,一直是一个家庭最为严重的问题,溺爱如同潜在的恶魔,时刻藏在暗处随时准备偷走你视为珍宝的孩子。

重男轻女,爱长顾幼一直是很多家庭老一辈思想最为顽固的根源,尤为体现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身上。

我有一朋友,在结婚以后成为全职在家带娃的宝妈,有一次和她聊天谈论到孩子的问题,她倒苦水般的述说公公婆婆只爱大哥家里的小儿子,对于自己家里的这个小闺女说不上不喜欢,但也谈及不上有多爱。

不过很值得庆幸他们爱得更多的是小子,我家里的是闺女,有一次带着孩子出去玩,大哥家的小子是要什么买什么,不给买就在地上打滚不起来,说实话,我家小闺女当时还挺羡慕的,我内心应该也是隐隐有点羡慕。

直到有一次大哥家里的小孩在学校无缘无故地把同学打了,大哥晚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死命地护着他,我大哥也只能无奈的看着被护在身后的儿子,那一刻我很庆幸公婆不这样溺爱我家孩子。

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我家闺女还变成什么样子!

不要让老人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迈不过去的那道坎,不要让隔辈亲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深不见底的深坑。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溺爱成性,害人无形。

不知道大家可还记得一位叫杨锁的少年,一位被父母溺爱成“懒癌巨婴”的孩子,一个百度百科榜上有名的少年。

据说杨锁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全家人从小对他都百依百顺的非常的娇惯,从小老师要是教育杨锁以后,他都会回家告诉自己父母,第二天父母就会为了儿子向老师讨公道,这导致到了最后没有那位老师愿意管杨锁。

杨锁早早的辍学在家里,但是他吃惯打工的苦,就一直由父母养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后来杨锁的父亲去世以后,由母亲一人继续养着他,直到18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杨锁才被迫出去打工,没有干多久就受不了苦,回到家乡好心的邻居有时候给他送一些米、面之类的,可是他不会做饭,也懒的做饭。

这样渐渐的减少了乡里的来往,直到有一次他堂哥带着吃的和被子去看望他,才发现他已经饿死在家里。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考的能力—卢梭

孩子是单纯的白纸,我们涂鸦上去什么样的文字就会记录上什么样的文字,习惯是需从小培养的,良好的习惯才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财富。

孙小果,一位被父母过度溺爱出来的恶魔,毫无止境的包庇,只会让孩子藐视法律、忽视道德,养成唯我独尊的可怕性格。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小养小见,大养大同

在培养孩子这方面,格力强人董明珠很有发言权,她的孩子在成长的阶段与普通小孩没有什么区别,再充裕的物质都只是董明珠自己的,不是孩子的。早早的送去寄校学会让孩子和家人分开,培养他的独立意识,生活费也只是普通标准的水准,就连上学放学都需要自己乘坐公共交通。

按理说董明珠不缺车更不缺钱,她比很多人都有钱,能够给予孩子的物质也肯定比很多人更好,可是她没有!她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孩子,付出多少努力,收获多少成果,不劳而获的好事存在,但是不会好运的降临到你的头上。

富裕的家庭可以是孩子避风的港湾,但一定不会是孩子成长扬帆的轮船,他应该驾驶着自己的小船,一点点的学会如何驾驶和规避风险,遇到困难克服困难,并不是在父母打造的轮船上舒适的躺平。

家庭的富裕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败了重来的机会,王健林著名的五个亿,他给王思聪的也只是五个亿,没有帮助王思聪如何规划这五个亿,没有在王思聪用五个亿创业的时候给予其它的帮助。

孩子只是孩子,他和别的小孩并无不同,家庭不是区分孩子的标准。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绝情”的父母,才能养出有情的孩子

只有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一份绝情,才能够忍心让他独自面对困难和风雨,也只有经历过困难和风雨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成长。

每一个人都知道雏鹰起飞的故事,教育孩子没有雏鹰起飞的悲壮,所以不妨绝情一些,让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经历一丝风雨。

3岁,你让出碗筷,孩子就能学会自己吃饭;

5岁,你让出房间,孩子就能学会独自睡觉;

6岁,你让出浴室,还是就会学会自己洗澡,就会懂的男女有别;

8岁,你关上房间,孩子就会懂的尊重隐私;

12岁,你让出厨房,孩子就会学会做饭;独立生活;

14岁,你让出书房,孩子就会懂的学习多么重要,学会通过书籍学习知识;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影响着孩子,我们应该早早的认识到这种影响,否则当你认识到的时候就迟了!

我朋友喜欢任何时候都抖动自己的腿,站坐都是如此,有一次去他家里玩,看到他6岁的小孩和他一样的站坐都不停的抖动自己的腿,他没有教过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自然学会的。

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多强?

我4岁的小侄子,听到别人一句mmp,就这么一句,在晚上坐在沙发玩闹的时候,就很自然的一句mmp说出来了!

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也要重视孩子日常相处的生活环境,用好的习惯和品质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从小就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别人家的小孩都会打酱油了!重庆一小女孩5岁,拿着父母给的钱去买酱油,母亲在窗户远远的看着,一直盯着小女孩行走的方向,直到小女孩买回酱油进入楼中。

江苏一小男孩,在放学的时候被老师通知今天他妈妈不来接他了,需要他自己一个人回家并给了他足够到家的车费,小男孩拿着车费在校门口犹豫的时候,殊不知他父亲就躲在远处看着他。

海南一小孩,在上学的路上熟悉的人都兴高采烈的说一声今天妈妈让她独自去学校,和她交流的大人都报以最温暖的笑容给她,她的妈妈也躲藏在身后目送着她一点点的走向学校。

懂的放手,也是一种爱。

很多小孩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大,也在努力学会长大,做父母的可以担心但是不应该让这种担心成为约束,适当的放手可以让他更早的适应飞翔。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

优秀的孩子一定有优质的教育,父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第一课堂不是幼儿园也不是小学,而是还没有踏入学校的家庭。

当孩子踏入学校的时候,你家庭的教育成果就得到展示,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有的孩子任性调皮。

做父母的一定要很早就知道,孩子是一个新的生命,他延续你的传承,但是将会拥有新的人生。

有的路必须要他自己去走,有的苦也必须要他自己的经历;有的事也一定需要他自己去做;

你给他一点压力,才能够培养他承受压力的能力;

你给他一点苦难,才能够培养他消化苦难的能力;

你给他一点阻碍,才能够培养他解决问题的思维;

你给他一点时间,才能培养出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终究有他的人生需要经历,有他的路需要走,父母终究无法陪他走完一生的路,所以应该趁着陪伴的时候好好的培养他的性格和习惯,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让你的溺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点个赞吧,我是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