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大的硬实力差距,如何构建软实力,打赢这场几乎不可能的战争。
近期观因老师结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电影《长津湖》,做了一场关于人民志愿军政委体系如何推动组织文化的全面分析。小编简单提炼了观因老师直播的内容,分享给错过直播和观看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
以下是直播正文:
我们看《长津湖》这部电影,应该从两个角色的角度去看:一个是旁观者的角度,即我们一起通过电影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复原71年前抗美援朝的那段真实历史,通过当时的真实数据和经历,透过现象去看到本质。另一个是企业决策者的角度,我们一起来解构在《长津湖》影片中我党我军的政委体系,以及它是怎么来创建和落地文化体系的。
长津湖战役中,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在硬实力上差距巨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在软实力方面,雇佣兵制度的美军带头的16国联合国军不敌我们的钢铁之师。我们的志愿军是如何去构建软实力,打赢这场几乎所有人认为不可能打赢的仗呢?当时解放军最主要的武器是手榴弹和步枪,而且步枪还是小口径的步枪,另外只有少量的迫击炮,到朝鲜战场还发现一半因为严寒而不能用。而美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如飞机大炮、重型坦克、航空母舰等(ps:除了原子弹都用上了)。食物方面,解放军吃的是冻土豆,电影里雷爸考虑后面连土豆都供应不上,哆哆嗦嗦的从胸口掏出手绢,把几个土豆留着分给其他伤员。美军则是鸡肉、牛肉、薯片、各种罐头等,非常丰盛。解放军的棉衣棉被物资也是奇缺,美军的日用品保障是很充足的。交通方面,解放军几乎没有交通,桥梁和铁路总是被美军炸掉,机场、铁路、公路运输资源全部在美军那里,可以说美军的硬实力有100分,志愿军的硬实力只有10分。那么,我们的软实力是怎么胜出的?当时毛主席说了一句话:人民志愿军是有气无钢,美军是有钢无气。我们的战士有顽强的信念,信念来自我党我军政委推动的强大的文化机制,我们一起来逐一解剖政委体系及如何推动文化工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政委体系。政委体系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后来苏联红军沿用了这个机制,中国共产党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中确立了政委制度。当时红军的司令员是朱德,第一位总政委就是毛泽东同志,第二个大家熟知的总政委是邓小平同志。大家不要理解错,以为政委就只是HR。其实不然,在所有的部队里,包括企业,一把手开始都是要做政委的工作的,只是随着集体越来越成熟,才会有拆分,管军事的就管军事,管组织的就管组织。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他当时也是兼总政委的,邓华是副司令员兼副总政委,宋时轮是第九兵团的司令员兼政委。这里有一套机制,其实和企业的管理一样的,企业里管业务的叫是业务负责人,管组织的就是政委。
政委体系用得比较好的企业有哪些呢?得到公认的可能就属阿里和华为了。华为的政委叫HRBP,有个V-CROSS模型,对政委的要求,第一需要懂业务,所以才能做战略伙伴,第二她是组织解决方案的集成者,当组织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委需要思考方案来解决问题,运作和维护组织,同时也是HR流程的运作者、关系管理者、变革推动者,最后她是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驱动者,是文化的布道者(详见下图)。
其实不管是志愿军的政委体系还是企业的政委体系,它们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个体系首先是内部都有一个统一的,非常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政委体系能够建立的前提。其次是这个HR体系是完善的,它起码有基础的配套,最后最为核心的是和组织有关,和人才、效能、文化有关的,是政委工作的重点。我一直在陪跑很多企业,有些企业很着急,问能不能半年或几个月就帮它建立一个体系并产生效果,答案一定是“否”,因为搭建这样一套体系是需要花相对长的时间和精力的,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华为和阿里都用好几年时间才构建成功的。
我党我军和企业的政委体系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要看它的本质来自什么。早期的企业,比如说工厂流水线作业的制造型企业并不太需要政委体系,为什么在现代企业里这么重要呢,还是和我们的理念认知有关系,我们都有人才至上的认知。21世纪人才最贵,企业是以人才为资本为资源的组织体系,所以需要有政委重视组织,用组织带动业务,企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那么,对政委有哪些要求吗?
首先,要懂业务,在军队里需要一个懂业务、会打仗的政委,在阿里和华为这样的企业里,也是一样的,如果政委不懂业务,连做政委的资格都没有,很多政委是从业务管理者里面选拔出来的,对业务很懂。
其次,是要相应的责权利,保障这个机制发挥作用,在志愿军部队里,政委和司令员是同一等级的,司令员制定战略部署作战,政委负责组织和大后方。而在企业中,政委基本都是二号位,组织赋予了极大的权利和责任,甚至在组织决定中有“一票否决权”。
再次,政委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就像《长津湖》里提到的梅生,他自学英语2年多,在作战关键时刻他的一句“watch your back”就帮助战友消灭了部分敌人。
最后,政委还需要通透人性会沟通,在日常和关键时刻都需要和团队成员做沟通,激励和安抚人心,比如电影中梅生在雷公牺牲时,自己忍住悲痛,对痛哭的战友连长伍千里做了安抚,说道:“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帮助伍千里从悲痛中快速地走出来。
了解了政委体系后,我们来看看政委体系是如何去推动文化的。我们先看看一个组织的文化是什么,再说怎么推动文化。
国家跟企业从体系角度来看是相似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在我们国家,共产主义是最终的使命。
第一个愿景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战略是五年一个规划(现在是十四五规划期间),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本来是准备用3-5年时间做几件事:恢复生产、解放全中国,而因为朝鲜战争,我们的战略做了调整,对内依旧是解放全中国,对外变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军费从原先的不到30%提高到了41%(历史最高),大力生产武器和战争物资。从企业决策者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做阶段的战略变化。另外,战略确定后,人才的人选也非常重要。抗美援朝时期国内优秀的作战将领很多,比如林彪和粟裕,这两位一个因为不愿意、一个因为身体不好就没有参加作战,最后彭大元帅临危受命,所以政委要从组织效能提高的需求,来选拔适合的作战人才。
那么,我军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第一条是听党的指挥。比如6月朝鲜半岛南北战争爆发,9月15号美军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往北层层推进,逼近鸭绿江。10月8号毛主席和彭德怀沟通后就发布命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号志愿军从东北跨过鸭绿江,一切都是按照党的指挥执行落地。
第二条是时刻服务人民。人民利益重于泰山,对朝鲜人民一视同仁,朝鲜境内同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涌现出了罗盛教冰水中救朝鲜少年而牺牲,田玉久和战友们冲进战火救下8名朝鲜妇女,等等的英雄事迹。53-58年期间打完仗还支援朝鲜的建设。
第三条价值观是誓死保家卫国。当时涌现了大量的英雄事迹,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
第四条价值观是始终英勇善战,以军人的荣耀为荣,电影里的冰雕连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看到长津湖战争场面惨烈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看不见的东西,作为企业决策者要懂得从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看到对我们经营企业有用的东西。
文化如果不落地,那就是空壳,我们需要把它落到实处。文化落地是有流程的,在抗美援朝时期是通过政委机制推动落地文化的。第一步制度保障,第二步层层宣导,第三步树立标杆,第四步不断地复盘和迭代。
第一步制度保障,制度保障目的是把个人目标和国家的目标、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结合到一起。战场上志愿军和国家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写下保证书、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保卫新中国,保护个人分到的田地不被拿回去。如果没有和组织一致的目标,个人是没有源动力的。比如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就是雇佣兵,采取的是佣金制度,单纯的为了钱上战场,一看形势不好就想逃跑,而志愿军内心保家卫国的决心是无比坚定的,不怕死不怕牺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民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俘虏美军飞行员后,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美军问:佣金多少?韩回:五万万
美军问:美金? 韩回:五万万颗人民的心
然后是文化的层层宣导,抗美援朝的时候,我军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周总理经常讲到“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是这样,解放战争也是这样,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政治工作依然是我军的生命线。当时我们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丰富多彩的鼓动大会、深入广泛的慰问活动、宣扬英雄事迹、谱写英雄战歌、广泛开展杀敌立功运动、拥军优属运动等等。
那我们在做企业的时候,什么是我们的生命线?好的组织(包括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政委的主要工作是要做细致的思想教育,不管是鼓励、激励,还是慰问等等。
另外,还要树立标杆,当时涌现了很多的英雄标杆,我们不断的宣传标杆事迹,激励更多官兵向优秀看齐。
最后是持续的复盘、迭代文化体系。吸取不同情形下的经验和教训,改变战术和策略,比如入朝后,我们针对敌我双方硬实力的巨大差距,政委配合各级首长和司令部门,组织官兵根据当时条件研究作战的具体战术,研究如何做工事、如何防空、如何对付美军坦克、研究野外露营如何防冻和如何保证部队吃上饭、如何消除疲劳的具体办法等。因时制宜的制定了“近战”“夜战”“切断敌人队形,分段战斗”“从防炮洞发展到坑道工事”等等策略。
当文化中引领我们的“真、善、美”,慢慢的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中,那么文化的最高境界就产生了,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这样的文化会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值得用生命去追随和坚守的梦想,这个组织必将无坚不摧、勇往直前,赢!赢!赢!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就曾无可奈何地承认, 即使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 “也不会使中国屈服”, 相反,“将使我们在错误的地方, 错误的时间, 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是一百多年来, 第一次有人正视中国的存在和力量。
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彭德怀说了一句令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都激动不已的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句话是对人民军队的最高褒奖, 更是对政委组织工作后,志愿军官兵有效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肯定。
优秀的文化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的。曾经有人会问到,现在还有抗美援朝时期的文化吗?回答是:当然有,不然你以为2020年自愿前往武汉的医生在干嘛?!
在任何时代,我们都会涌现像抗美援朝那个时代一样的最可爱的人。任何优秀企业的文化也是流淌在每位管理者每位员工的血脉里,一脉相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