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作者:万里家国

出华侨招待所向北几十米就是民国最高法院旧址。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真个建筑呈“山”字形,取“执法如山”之意

大年初一的下午,路上少有行人车辆,这里除了一位打盹的看门大姐抬头看了我一眼,只有枯枝上的几只麻雀吵闹了几声。西去的太阳已被整座建筑遮住,塔楼的尖顶上还有一抹余晖,寂静的院子更显肃穆。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院中的的喷水池,据说取“一碗水端平”之意。

院中有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枯枝蔓延,水渍纵横,显得破败不堪。据说这取自“一碗水端平”的俗谚,中国百姓总是爱在遗迹中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进去一些寓意。西洋建筑的院落中没有水池总是说不通的,不过,整栋建筑倒是实实在在一个“山”字形,取意执法如山。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除了抗日时期,这里上演了无数或是大快人心,或是民愤沸腾的大案要案的审判,比如诉陈独秀“危害民国”案,当年陈独秀和辩护律师章士钊滔滔不绝,挥斥方遒,为民国司法厅辩留一下一段佳话;另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的高等“军法”会审张学良案;国民政府诉汪伪群奸案也都发生在这里。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居正(1876-1951),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最高法院院长

国民政府中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一般都是元老耆宿,比如湖北人居正。居先生可是位奇人,前清的秀才,日本大学法律系高材生,光绪31年就跟孙中山闹革命,回国策动起义,当过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麾下3万多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竟然击溃袁世凯的精锐北洋第五镇,连战连捷,威震鲁西南。在武汉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头部负伤,大难不死。他极力反对国共合作,被孙中山骂得狗血喷头。中山先生在北京仙逝,他是随行重臣,“西山会议派”的老大,抗战期间,极力促成英美废除治外法权,居功至伟,一生反蒋反共,无怨无悔。

老先生自1932年当司法院长一直到1948年,期间兼任最高法院院长数年。他对民国的法治建设贡献极大,为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现代司法进步付出了诸多努力,他的很多认识直到今天也很有裨益,比如,他认为:“人群社会之演进,万有现象之错综,非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足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居正对民国时期政出多门,朝令夕改,以及强权对司法的粗暴干预都有很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这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居正先生虽身处高位,但一生清苦廉洁,布衣麻鞋,吃斋信佛。到了台湾,1951年11月23日写作至晚11时,照例洗足就寝,于洗足时坐化,终年75岁。实在是福分!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内景

金陵怀古之三民国最高法院与居正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内的穹顶

如今,物是人非,三层楼里被杂志社,机票代理等各种各样的公司占据着。望着层层雕花的穹顶,让人唏嘘不已。本想找找昔日院长的办公室,举步又止,不重要了。中国这100年,曲曲折折,踉踉跄跄,世界之大,难有匹敌!我们走了那么多弯路,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和国人骨子里的人治大于法制,缺乏契约精神总有很大关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