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作者:包衣护军说历史

革命将士领袖,为祖国奋斗一生,在为人民呕心沥血的奉献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勋。他们为国家与人民奉献了所有,却不图回报,在功成名就时,仍选择过与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是如此的朴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1</h1>

刘少奇一生有6任妻子,生育有9个子女,其中他与王光美所生的儿子刘源,是最引人注目的,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是祖国难得的栋梁之材。

刘源生于1951年2月,是刘少奇最小的儿子,但他并没因此享有家庭里的“特殊待遇”,和哥哥姐姐们是一样的,所以他在14岁以前,穿的衣服是哥哥姐姐留下的,已经破旧,上面还有补丁。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平时放寒暑假,父亲也总会让他跟哥哥姐姐去工厂,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且多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而在外面,他们不能张扬自己的身份,更不能以家族名义谋个人福利,这也是红色家庭出身的孩子,不能触碰的基本底线。

除去注重教育孩子保持节俭朴素的品格,刘少奇还很注重孩子们独立自强的素养,所以在小儿子7岁时,就让他开始住宿生活了,且住宿伙食条件,和周围的同学是一样。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那个年代,中国刚经过战火的冲击,各行各业还没有复苏,人们的生活多是比较清贫,多数人还吃不饱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里的伙食很差,连米饭都没有,基本上都是红薯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02</h1>

红薯干放到现在是零食,放在落后时期,算是主粮了,大家能够填饱肚子已经不错。天天吃红薯干的刘源,多少也会吃腻,但他在父亲的教导下很懂事,从不会浪费手中的粮食,所以每次都会把吃不完的红薯干保存起来,周末回家后继续吃。

他的这个行为,在父亲眼里变成了误会,父亲还以为他是嫌弃学校伙食差,挑食,才这么做呢,便给了他一顿批评。他并没有因父亲的误会而委屈,深深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并把父亲的教诲,牢牢记在心上。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虽然,寄宿学校让刘源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一心扑在学习上,没有去在意这些条件,学习努力刻苦,成绩出类拔萃。后来,当刘源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总会想起父亲严苛的教育,这样的日子是艰苦的,可同时也是充实的,父亲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是他日后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大后,刘源积极投入“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中,每天都努力完成繁重的农活,从不会偷懒,且忙碌了一天后,还会挑灯学习,用心积累文化知识。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下乡返城后,刘源遇到了文革,因为他身份特殊,求职四处碰壁,最后只能到北京起重机厂里工作,不过他从小就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并没有抱怨。到了1977年,高考终于恢复,多年来一直有准备的刘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学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03</h1>

1982年,刘源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被分配到河南新乡公社工作,从基层做起。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一个立志报国的人来说,都不影响他的奉献。在基层,刘源踏实肯干,能力出色,获得了组织的认可,被提拔为郑州市副市长。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37岁那年,刘源以优秀的政绩,晋升为河南省副省长,期间,为该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他在中央的安排下,到武警部队水电指挥部任职,在总部副政委的位置上,以清正廉明,务实拼搏的作风,获得党与人民的认可,在2000年晋升为中将。

9年之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气上进的刘源,在2009年授予上将军衔,此时他58岁。

他是王光美的独子,37岁担任河南副省长,58岁成为上将,今年70岁010203

刘少奇在革命道路上,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人民群众尊敬爱戴的开国元勋。尽管他功勋累累,却从不持功名而娇,对自己、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思想品格。

精神财富,使得后代受益终身,并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