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福山,听起来特别像老虎山。「南昌东湖区发布」曾经描述老福山是一张老照片。
当初的荒地如今林立起万丈高楼,发展迅速。作为江西省南昌市对外的第一道窗口,每天都有各式新奇的东西不断批量涌入。
关于美食,应运而生的网红店随处可见,反而代表着老南昌味道的特色小吃越来越难寻。
但永远有人深爱着这座城市,深爱她成长的土地,深爱从小吃到大的南昌小吃,并且她尝试着让更多的人能尝到这种味道……
▲ 本期城食主人公:杨阿姨 ▲
南昌人 48岁
九年来坚持热爱
坚持用一己之力保留南昌味道
井冈山大道上,一家几平米的小档口夹杂在众多门店之间,平凡到路过都不一定会瞥它。
小小的店里却装着上十种商品,春卷、冰糕、鸡蛋、玉米、牛奶、饮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当然卖的最好的还是马打滚,这个正“张牙舞爪”着长得像“胖版生姜”的金黄色小东西,就是它。
马打滚制作过程中最主要的食材就是糯米,混水发酵之后揉成一个个约一掌大的小面棍。
继而下油煎炸,浮起捞出,在混合着各种糖的盆里滚上一圈即成。
看形状像xxs号的油条,看制作过程类似长沙糖油粑粑,但拿在手里吃上一口,舌尖get到它的焦脆软糯时,就知道它是南昌马打滚。
很多年前房租还便宜,马打滚只卖1元/个,现在杨阿姨不得不涨价成2元/个,但还是有很多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跑来买,一次买够吃一星期的量。
后来,有顾客描述出自己想念的一种味道,杨阿姨就学着做。同样是糯米发酵好后搓成一个个长条,下入大锅红糖水中,小火慢熬。观察锅里的糖和面粉融合成焦褐色,长条都膨大时,就可以吃了。
杨阿姨取名叫驴打滚,驴马打滚名字相似,但口感完全不同,驴打滚入口滑溜,小嘬一口都是浓郁的红糖味儿,一般都是冬天卖的多,是老人们的心头好。
用心观察后就发现,进出买东西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不慌不忙,安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口粮。
而店里,48岁的杨阿姨像陀螺一般在这方天地里转个不停,拿到商品、包装、收钱、找钱一套流程快准狠。
看见一个人来买东西的老人时,杨阿姨还会亲切地用南昌话和他们交流:“要恰犀利哦?”。
老人们也愿意跟杨阿姨交流。一位92岁高龄老人和自己的儿子都身患糖尿病,但他们心态年轻,丝毫不恐惧病魔,想吃上杨阿姨这一手马打滚时,就毫不犹豫跑来买~
讲到这里时,杨阿姨的脸上露出暖心的微笑。她更加动情地说道:「现在年轻人都爱吃加工过的东西,市场上就大量出现,老人爱吃的就越来越少,我想让她们吃到,她们开心我就特别幸福,我爱做老人吃的东西,我喜欢做这件事情,我不觉得累」。
以前房租1800元/月,生意好到光卖马打滚都足够请两个帮工和店内日常的开销。
现在为了交房租,不得不带着卖其它品种。再忙都是自己一个人经营。有时候老公会帮忙,但大部分时间是杨阿姨包揽店内外大小事。
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来准备,煮鸡蛋、做包子、炸春卷、韭菜盒子等等……
杨阿姨只想卖新鲜的食材,连豆浆的味道都替老人着想。她家的豆浆都是豆子加水现打,喝得精的人一口就能尝出,豆浆里有豆渣,无任何添加,原始的豆子香。
就在这几平米的地方里,炎热的夏天,只有一个电扇可以带走杨阿姨的汗水。
她替人着想善良的小心思和对南昌特色小吃的坚守令人动容,不禁感慨:「亲人在,人生尚有来处,亲人去,人生只剩归途。」
年少不知亲人怀抱的温暖,年长才懂这温暖多奢侈。如果有时间,不妨带你的亲人去尝尝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味道?
- 耀记小吃 传统小吃马打滚 -
人均:2元
地址:井冈山大道1376号
营业时间:10:00-22:00
-end-
主编 / D
✍️ 编辑 / 能猫
Read More
×
城食
01 于大妈水饺 | 02 老左炸酱面 | 03 沈字坊臭豆腐 | 04 老太婆藕店 | 05 贞祥小吃店 | 06 老南昌炸酱面 | 07 猪肝大王 | 08 章记夫妻煎饼 | 09 金子小吃店 | 10 胡记奶茶店 | 11 老太婆小吃店 | 12 徽派小吃店 | 13 超越猪血汤 | 14 老三院拌粉 |15 十字街老太婆 | 16 小四川 | 17 南京老鸭汤粉丝 | 18 莲花血鸭 | 19 琦琦水煮 | 20 洪都无名早餐 | 21 李氏老五腰子汤
南昌优店
01 鱼头鱼尾 | 02 南洋大师傅 | 03 风波庄 | 04 坎爷火锅 | 05 虔诚熙果 | 06 南洋大师傅金街店 | 07 大唐烧烤美食城旗舰店 | 08 渝小九火锅 | 09 船山张三疯烤肉 | 10 火焰山烧烤 | 11 清和林章鱼烧 | 12 煎饼大师
流年
0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02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 03 南昌工程学院 | 04 南昌航空大学 | 05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昌美食攻略
01 烤肉 | 02 油炸 | 03 糖水 | 04 日料 | 05 饼店 | 06 苍蝇馆子 | 07 粉店 | 08 早餐 | 09 老店 | 10 火锅 | 11 拌粉 | 12 羊肉 | 13 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