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作者:史论

他是不怒自威、义正言辞的老总理;他是一心为民,嫉恶如仇的领导者;他是改革破局,力挽狂澜的领导者,他就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里的朱镕基总理。

2013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读了书的群众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我们的总理”。朱镕基总理为什么能如此受广大群众爱戴呢?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h1>

朱镕基怒斥“扯皮”这件事被记录在《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中,这本书中主要收录了朱镕基在1987年到1991年在上海市先后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兼市长时期的一部分讲话,信件等一共106篇,照片共83张,批语和书信等影印件9幅。

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首次公开,成为了后来学习和评价朱镕基的重要参考材料。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改革重心正在从农村转向城市,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朱镕基在上海工作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稳定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而他所在的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其实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由于发展过快,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都在转型的过程中凸显出来,并与新出现的矛盾产生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朱镕基勇挑重担,在江泽民的领导下,带领上海当时的领导班子一起,成为了改革破局的“辅轨者”,并为上海是接下来的开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朱镕基带领的改革,那么就没有今天的上海市。

在1989年8月的一次讲话中,朱镕基提到这样的一件事。当时的知名媒体《新民晚报》曾有一条消息说,那一年的上海街道上没有洒水车洒水,街道上的尘土扫不掉,只要有车一过,尘土就飞扬起来,非常影响经过的行人。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但是,是什么导致本该按时上路的洒水车没能上岗呢?

原来,虽然上海市环卫局很早就把洒水车下放到各个区了,但由于当时上海市的政府机构繁冗,各个部门的规定也不一样,区里只要洒水车,不接收开车的人,而市环卫局又要求洒水车要配备专业的司机,这就形成了矛盾。

这样一直僵持了半年多,事情一直没得到解决,群众们都提出建议说:你们扯皮还没扯够,还怎么能洒水啊?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朱镕基从报纸上看到了这条消息,第二天就在讲话中提起了这件事,他说这就是在扯皮,扯了这么久,车子都开不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机关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十分脱离群众。

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朱镕基一再强调,无论是权力的下放,还是体制面临变革,都不能影响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所以对当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倪天增讲,要向环卫局局长施振国传达到,虽然他平常工作都勤勤恳恳,但也不能再扯皮了,不管他怎么弄,洒水车在三天之内一定要开出来,如果开不出来,那这个局长也不要再当了。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朱镕基是一位十分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他从这件事情中发现了当时上海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

也在谈话中指出,这种情况应该通报一下,以后也不能再干这样的事情了,如果什么事情都像这样扯皮扯的一塌糊涂,那么,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了。也因为如此,他开始加大力度对政府机关的改革。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h1>

也是在谈论洒水事件的同一次讲话中,朱镕基也提到了一件十分符合他行事风格的事,那就是“我们要办七件事”。当时中央正坚持搞优化政治作风,刚刚提出了“中央要办七件事”,包括清理整顿公司、禁止高干子女经商和对干部食品、配车的规定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朱镕基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对上海政府机关提出了他们也要做的事,即包括体制内的不良习气和领导“特供”等在内的“七件事”。

他决心要纠正当时上海的风气,甚至表示:“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韩正回忆朱镕基时说起了一件事,当时他还是上海市大中华橡胶厂的党委书记。朱镕基有一回没有提前通知就直接来厂里视察,还是门卫来告知,他才知道朱镕基来了。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韩正

韩正印象很深刻,朱镕基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批评他大中华的碳灰搞得一塌糊涂,把市委里面的人的衬衣都给搞黑了。

朱镕基视察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了十名工人举行座谈会,让工人们把意见都提出来,还要求作为领导的韩正回避,说有他在工人们不好表达意见。

座谈会一直开到中午,会后朱镕基对韩正说,“工人们对你们的工作还是肯定的。”但是也对工厂的伙食提出了要求,不能因为晚上没有领导值班就伙食就不好。

朱镕基的雷厉风行是大家都知道的,谁也不敢怠慢,当天晚上就有工作人员把菜单、价目表全拿走了,伙食也立刻就得到了改善。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h1>

“做事不要落身后骂名”,这是2001年6月朱镕基在清华大学做告别演讲时对同学们提出的教诲之一,也是他从政以来始终坚持的原则。

他曾谦虚地表示,他只希望在他卸任以后,如果人民能说一句他不是贪官,而是一个清官,那他就已经很满意了,如果人民能再慷慨一点,说他还办了一点实事,那么他就谢天谢地了。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光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家人都这样做。在朱镕基的官职一步步上升的同时,他的家里人们就开始寻求他的帮助,可是他从未给任何一个人开过后门,连他亲近的侄子也从未得到过他的帮扶。

朱镕基的侄子朱匡宇,是他堂哥朱经治的儿子。朱镕基和他的堂哥十分要好,二人的关系也一直以君子之交被传为美谈,而朱匡宇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长大,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高雅品德,从来没要求过任何一个人给他开后门。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朱匡宇

在朱镕基就任上海市市长期间,他曾当着堂哥朱经治的面对朱匡宇说,只要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着升官。

这不是一句吓唬人的话,朱匡宇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做到纺织厂的领导,全靠自己的努力,朱镕基做市长的四年里,朱匡宇的官职没有一点变动,而朱匡宇一家也非常理解朱镕基的这种做法。

他们之间一直坚持着这种关系,甚至到了朱镕基做总理的时候,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朱匡宇都从不主动找他,两个人好像“形同陌路”的关系让很多人都怀疑他到底是不是朱镕基的亲侄子,怎么两个人的关系比普通上下级还要冷漠。

这就是朱镕基和他的家人始终践行自己的初心的典型体现。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h1>

邓小平曾评价朱镕基,说他是我党难得懂经济的领导人,还说朱镕基讲经济,他是听得懂的。

朱镕基任职上海的那段时间,正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面临瓶颈的重要时期。珠海,深圳等地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代表城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与这些城市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

于是,如何使上海跟上开放特区的脚步成了重要的问题。朱镕基在这时临危受命,成为了上海市的市长。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对于上海的问题,朱镕基先后发表多篇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对浦东开发的几点具体意见》、《向姚依林同志汇报浦东开发问题》、《开发浦东是上海的希望》都收录在《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中。

朱镕基主张开发浦东,还提出只要观念转变了,上海就会有大希望。这也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开放浦东的战略构想的具体落实。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1990年,邓小平到上海做工作视察,朱镕基立即就向他提出了开发浦东的设想,邓小平回到北京之后,立刻就向中央提出了建议。

中央也派人到上海进行了调研,并对开发浦东的问题进行逐个研究,终于,在1990年4月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这也可以说是朱镕基任职上海后做成的第一件大事,这件事为上海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全国的经济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浦东的开放,上海就不可能是现在的上海。他带领着上海市成为了全国改革的“领头羊”。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h1>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被《光明日报》称为“一本为人民服务的好教材”,有买书的读者说,上海人都觉得他亲切,因为朱镕基为上海人民干了不少实事。更是有不少读者深情地回忆他,说他时刻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而提到他,大家大概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他关于“菜篮子”、交通问题和住房问题的政策。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朱镕基刚刚上任时,正赶上甲型肝炎在上海流行,经济低迷,朱镕基深入地调查了实际情况后,决定实施“菜篮子工程”,让人民群众吃上质量好、价格低的副食品是鼓舞士气,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在朱镕基任职上海的几年中,从未停止对此项工程的紧抓。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而关于交通问题,朱镕基提出,首先要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于交通的规划,向经济特区的城市学习,可以建立立交桥和快速环线,并确保公交车辆优先通行。

可是,建设城市资金就那么多,如果想要发展基础设施,就必须要舍弃其他部分,于是,他提出,要舍掉一部分楼堂管所的项目,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与此同时,他也努力地向世界银行等组织申请优惠贷款,推动虹桥机场的改造和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南浦大桥五大工程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关于住房问题方面,朱镕基在就任时就做出了承诺,说十年之内基本解决上海的住房问题。

他刚到上海的时候就去一些家庭做过访问,走进他们的宿舍,各种东西都杂乱的,堆在过道里,行人走过去都成问题,而且每户人家的居住面积都很小,好几口人挤在一起,这样的住房问题其实比北京要严重的多。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而严重的问题就需要大政策来解决,所以朱镕基想到光靠国家是不行的,一定要结合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力量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朱镕基说,不能再在浦西盖房子了,否则交通问题也解决不了,盖房子都要盖到浦东去,既能带动浦东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把整个上海都改造过来。他还让全体市民都参与方案的讨论,他说只有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公平合理,才能真正解决大家的问题。

在朱镕基的大力推动之下,上海领先全国的探索了住房公积金等制度,既解决了民生问题,也推动了上海的稳定。

朱镕基怒斥“扯皮”:洒水车三天开不出来,局长别当了“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为群众“我们要办七件事”“为官做事不落身后骂名”改革开放破局的“领头羊”时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结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结语</h1>

在朱镕基的从政生涯中,无论他走到哪里,他所带领的领导班子都以实事求是,他是认真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上海变成了全中国闪耀的明星,让中国变成了全世界闪耀的明星。

他所做出的努力,都被人民真真切切地看在眼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