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贺州:推进“五个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作者:廖昊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我市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围绕“五个聚焦”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聚焦理念引领,我市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相结合,紧扣“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总目标,深入实施 “六个东融”,开展“三企入桂项目落实 行企助力转型升级”“抓党建促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及国企园区“两大改革”,推行“四个统一”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统筹推进530项重大项目、68项重中之重项目、20项建市20周年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5.6%,增速排在广西第2位,我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做法经验在全区推广。同时,我市紧扣“生活高质量”的具体目标,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聚焦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地位,全面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全市新认定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累计达到17个,是目前广西获得认证基地最多的设区市。在做实壮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我市还深入开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廊道和精品示范区”专项行动,通过全域环境整治和农房特色风貌塑造,融入“粤桂画廊”建设。截至9月15日,全市实施“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村庄1793个,特色风貌塑造村庄296个、农房14980栋,乡村风貌有了明显提升,初步形成“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变化”的格局。

聚焦“急难愁盼”,我市相关部门为全市0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2958套安置住房提前完成登记颁证,发证率100%;开展“粤贺心连心 托起‘心’希望”艺术助力慈善公益活动,筹集资金为52名先天心脏病患者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免费手术治疗。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千方百计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上的难点、痛点、堵点。市民群众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贺州网络问政平台上广泛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线索,全市已梳理并办结相关诉求29166件,群众满意率达94.65%,及时、精准地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放管服”。今年以来,我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选派57名工业振兴特派员、80多名“强企助商”红色服务队员到企业、园区开展服务,深入开展“三师进百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办实事)1000多个(件),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务服务改革并重并举,组织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政务服务窗口提升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聚焦基层治理,今年以来,我市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和社区开展“村事村办、党员揭榜”“双报到、办实事”活动。全市8500名农村党员参与揭榜,共为群众办实事813件,解决群众突出问题3061个。目前,全市已完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783支义务治安巡防队,190名社会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分别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899件,调处成功率达96.84%;同时全部完成中央、自治区交办的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任务。今年二季度,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85%,排名全区第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寿城大地上,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正得以解决。全市上下持续奋斗,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贺州篇章,落下“学史力行”的生动注脚。(贺州新闻网 广电融媒体记者 廖宁 杨舒婷)

责任编辑:黄影洁

【来源:贺州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