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豆瓣标注的看过影视数达到999部的时候,我忽然有点慎重起来,从三位数到四位数进化,觉得这多少得有点仪式感。
当然不至于沐浴焚香或者斋戒三日,只是想选一部应该会让自己觉得很喜欢的电影,来完成这一步的迈进。
于是,我选了《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是一部如何褒奖都不为过的电影。明亮的用色画风、欢畅的歌舞场景、精湛的男女主角,以及触动心弦的电影主题,这所有的美好汇集洋溢在整部影片之中,就像一件璀璨的艺术品一般,让观众身心舒畅。
我记得上一次看歌舞片,是十多年前陈可辛的《如果爱》。同样是青春年少,同样是一对追梦的情侣,只是那一部,是个十足的悲剧。
爱情、音乐和梦想,都是极其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就该用一个温暖的故事来包裹,美国导演达米恩·扎泽雷无疑是个善于讲这样故事的人。
所以,《爱乐之城》大受影迷青睐,用三千万的投资收获了四个多亿的票房,各大电影节上获取的奖项长度在手机上罗列了整整五屏,这部影片沸腾了整个好莱坞。
《爱乐之城》是一部容易勾起回忆的爱情电影。有人说:“看这部片会想起的那个人,一定是忘不了的。”爱情,从来都是一场未知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有人收获幸福,有人无疾而终,欢乐和泪光一路挥洒。
而歌舞片,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相比于欢快的唱唱跳跳,我却更喜欢唯美怅惘的音乐气息。特别是一部爱情电影,歌调与音乐,都能够更好地渲染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调动观众同步的情绪。
与此同时,色彩和灯光的运用,更让这部电影惊艳得淋漓尽致。
融合在电影中爱情与梦想,在大快朵颐的纯色衬托下相得益彰。而蓝色在影片画面中的大胆涂抹,更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魔力。在清澈湛蓝的底色夜幕下,爱情的浪漫和理想的梦幻,都有了极好的表达。
而且,每每所有灯光聚焦于主角身上,镜头中其余的一切都霎然黯淡时,我们更能感受到镜头所传达出的专注和眼里的唯一。
诚然,所有的手法和渲染,都为了剧情而承托。而一部电影最打动人的,也该是其剧情无疑。
《爱乐之城》讲述了一对情侣相遇、相知、相爱,相忘于江湖的故事,在真情流露的爱情电影中,还蕴含着小人物对梦想的憧憬,以及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坚持不懈和互相关爱。
电影的女主角米娅是一个怀揣着演员梦想的年轻女孩。她迷恋老电影,房间墙上挂着的英格丽·褒曼的巨幅海报,是她梦寐以求的未来。她在华纳兄弟片场的咖啡厅当服务员,只为了能够随时翘班去试镜。她积极进取,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依然不放过每一个角色的机会。
电影的男主角塞巴斯汀是一名乐师,他钟情于古典的爵士乐,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一家自己的爵士俱乐部。只是在当代的洛杉矶,爵士乐早已被人们丢入了历史的博物馆,只有他还在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这样两个孤独上进的灵魂,缘分让他们在城市邂逅并堕入爱河,他们一路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
导演将他们的爱情旅途分成了四季,起于冬,也终于冬。这会让人想到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同样是四季的分割和轮回,在《爱乐之城》里,是渐入佳境。
冬天是相遇的季节,虽然两人的相遇都并不十分愉快。
塞巴斯汀和米娅的初次相逢,在都市早高峰的堵车长队里,米娅对塞巴斯汀竖起了中指,因为男主角用喇叭来表示对米娅起步慢的抗议。
两人的再次相逢,却是米娅在逃离一场无聊的宴会后。车被拖走,手机没电,米娅沮丧地步行在街上,却被路边饭店里塞巴斯汀优雅的钢琴声所吸引。只是那一天,这段好听的钢琴曲也使塞巴斯汀失去了工作,只因他没有弹奏饭店老板所要求的《铃儿响叮当》。两人的邂逅在这样的情形下变成了擦肩而过。
缘分,让这对可人儿在春暖花开之际再次遇见。
泳池的派对,两人已互生好感,只是他们还是傲娇地互不承认。明明想靠近,偏偏却逃离,但牵扯着两人的情愫始终拉扯着彼此的关系。
米娅拖着塞巴斯汀逛片场,塞巴斯汀领着米娅欣赏咖啡馆里的爵士乐,并鼓励米娅自己创作编剧。两人的距离日益接近,终于在天文馆的星空下走进了彼此的心灵。
于是,他们在火辣辣的夏季进入了热恋,他们相互依偎,耳鬓厮磨,更在彼此的梦想道路上畅想和规划。
米娅完成了她的剧本创作,还在闲暇之时为塞巴斯汀设计了他爵士俱乐部的Logo。只是,在一次无心的电话中,男主角听到了女主角和母亲的对话。
爱情不是面包,生活是现实的。为了生活,为了给米娅一个稳定的生活,塞巴斯汀加入了信使乐团,弹奏着他并不喜欢的电子乐器。
信使乐团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热闹非凡的乐队演出上,米娅夹杂在台下疯狂的歌迷中,听到了爱人在台上弹奏的电音,却一直无法觉得喜悦。她深知,这不是塞巴斯汀所要追求的古典爵士风。
男女主角在各自的事业线上向前推进着,少有了相聚的机会。更为忧伤的是,米娅的独角戏并未获得观众的好评,塞巴斯汀也与自己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
而争吵,也让他们的感情在零落的秋季陷入了僵局。
有时候,两个人对于彼此无法继续的感情是能有些默契的感知的。在一次试镜之后,两人在深秋的寒风里,在彼此都深爱着对方下,却也意识到无法让这段感情再做延续。相爱,却只能分离,如同倒闭的电影院、凋零的古典乐一般,惋惜,却无法挽回。
五年后的冬季,当他们再次重逢的时候,已物是人非。当已成为明星的米娅与丈夫无意走进了那家名为塞巴斯的爵士俱乐部时,这样的重逢,实非我们想要希望的结果。
影片最后十五分钟的蒙太奇,无疑是这部影片最最精彩的部分。如果一切还能重来,如果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然相爱,如果能推掉那些宣传琐事而来给独角戏的首秀加油打气,如果这一切不是现在这样,也许今天陪伴在身边的,就不会是这样一个陌生人。
可如果只是如果,回到现实,他们只能匆匆对视一眼,淡淡回首,相忘于江湖。这样的忧伤,让所有爱过的人都会心弦一震。
导演用一种极其细腻的手法,塑造了一场乌托邦式的戏剧。那种怦然心动却又痛彻心扉的感觉,像是流淌在观众血液里的情绪一般,呼之欲出而又深埋心底的不可自拔的伤感,顿时弥散到了全身各处。
除了爱情,在向着时代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古典和传统的消亡,即便尽力挽回和留住那些充满回忆的情结,但走向没落和终结似乎是注定的结局。
只是在这一场荡气回肠的梦想守护战中,正如影片的英文名La La Land所蕴含着的洛杉矶之梦一般,固执地传达给观众对爱情以及梦想的坚守。
爱电影,爱读书,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小生影书